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散文欣赏 散文欣赏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_五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tamoadmin 2024-10-12 人已围观

简介1.《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呢?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

1.《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_五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呢?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动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解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讲故事、演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感受到视觉冲击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式。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感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游戏化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游戏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将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和成就感。老师可以利用游戏化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一个有温度、有人情味的老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和被尊重,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我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2.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

学生是有情感的动物,他们需要被关注、被理解、被尊重。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和发展需求。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老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探索适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多元化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讲解、讨论、互动、实践等,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探索新型的教学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教学技术层出不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老师应该探索新型的教学技术,将其应用到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也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老师应该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

总之,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探索和创新。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 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母亲节刚过,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个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这也是全世界少年儿童共同的节日。其实,一年中有意义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能说几个吗?(生说)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 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

 介绍:这是我县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儿上种上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的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呀?!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听好喽,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a. 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的好。(板书: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5段 6棵)

 c. 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

 (板书: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a.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1000÷5=200 这里的200指什么?

 200 +1=201 为什么还要+1?

 师:这个“秘方”好不好?

 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种”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b. 解决实际问题

 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学生独立完成。)

 问: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小结:刚才,我们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两端要种”求棵树用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棵树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 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

 师:到底同学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我们还是用前面学习的方法,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4人一组进行交流。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自己又发现了“两端不种”的规律:棵树=段数-1。如果“两端不种”求棵树,你会做了吗?

 4. 做一做。

 ①在一条长2000米的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不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完成)

 ②师:同学们注意看,这道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闪烁:将“一侧”改为“两侧”

 问:“两侧种树 ”是什么意思?实际要种几行树 ?会做吗?赶紧做一做。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两种情况。发现了两端要种:棵树=段数+1;两端不种:棵树=段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两端要种”还是“两端不种”。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 一根木头长8米,每2米锯一段。一共要锯几次?(学生独立完成。)

 8÷2=4(段)

 4—1=3(次)

 问:为什么要—1?这相当于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中的那种情况?

 2. 我们身边类似的数学问题。

 ①看,这一列共有几个同学?(4个)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1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这一列共有10个同学呢?100个同学呢?

 ②这一列还是4个同学,如果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

 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

 “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 按老师要求画。

 ② 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单元运算定律中,是最难理解的,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是利用乘法分配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在课堂上,创设了植树活动的情境,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算法初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即(4+2)×25=428×25+2×25。

 在学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后,运用变式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还要知道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也就是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反着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通过学习,一些学生已掌握,但也有一些学生的语言叙述不熟练,虽然会背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但是不会灵活应用。还有一些学生容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弄混淆。

 所以在复习巩固时,要加强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对比,让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构更清晰。还要加强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试题的演练,灵活掌握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植树问题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通过这次植树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点是理解算式的意义,我们在引导中进行总结(4+2)个25的和也可以写为25分别乘以4和2,再把他们的积相加的形式,接着让同学们再次深化理解自己尝试写出几个类似的算式,由于是网上教学,没办法直接展示学生的算式,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写出几个算式,让同学们来说一说他们的观察到的算式,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进而通过计算,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这节课的不足:

 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练习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会错误的把中间的+抄写成×,导致错误。这说明学生没有完全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区分,还需要再次进行强调。

 这节课上对学生的主题地位有所忽视。虽然是网课教学,没办法与学生共同在一间教室,没办法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但是顾虑到时间的限制与学生的互动,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接下来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减少授课容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佳乐超市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买“3套运动服,每件上衣21元,每条裤子10元,一共花多少元?”列出两种不同的式子,他们确实能够体会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这是第一步:通过资料获取继续研究的信息。(虽然所得的信息很简单,只是几组具有相等关系的算式,但这是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的,学生对于它们感到熟悉和亲切,用他们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拓宽乘法分配律。这一阶段,既是学生巩固和扩大知识,又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阶段,同时还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5

 首先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接着设计“悬念”,抛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接着,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通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