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八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全册_七年级历史教案

tamoadmin 2024-08-23 人已围观

简介1.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3.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4.《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6.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三国鼎立7.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8.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1.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2.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

3.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4.《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

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6.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三国鼎立

7.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8.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全册_七年级历史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鼎立这一 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由同学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导入到历史上的三国: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有没有看过?你对里面那些人物印象最深刻?(诸葛亮、曹操。。。。。。)

 教师讲述:《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之一,它反映了东汉末年到三国的历史,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2、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代。

 新课探究

 一、群雄逐鹿说战争

 (一)官渡之战

 分析官渡之战前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曹操力量的发展壮大,展示官渡之战的经过,说明战争的影响。探讨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1、官渡之战前的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结合曹操的《蒿里行》进行阐述。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干政,皇室衰落,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战争不断,就如曹操的《蒿里行》所描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老百姓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太平。

 2、官渡之战

 曹操的势力发展壮大起来之后,与黄河以北袁绍发生了冲突,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曹操只有3、4万军队,敌强我弱,曹操该怎么打呢?他纳了谁的策略?

 (1)让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观看《官渡之战》,请学生简单复述官渡之战的历史典故。

 (2))出示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归纳官渡之战的经过、结果和影响

 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纳降将许攸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数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3)探讨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原因

 (4)探讨曹操实力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招贤纳士

 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屯田)

 过渡:统一北方?统一天下(课件展示《观沧海》)

 师生互动:曹操写过一首诗《观沧海》,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一起来欣赏《观沧海》,并跟随它一起朗读。

 1、从诗中体现出曹操在统一北方后,还有怎样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是曹操追赶袁绍的残余力量,来到渤海之滨写的,他登上碣石山,登高望远,面对茫茫大海,有感而发。它表现了曹操胸怀天下的英雄气概)

 2、要实现他的雄心壮志,有什么障碍吗?(刘备、孙权)

 (二)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公元208年,曹操率20万大军南下,当时南方的刘备与孙权,敌强我弱,该怎么打呢?

 2、赤壁之战的经过

 播放《赤壁之战》,让学生感受激烈的战争场面;并结合《赤壁之战》的动画讲解,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

 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有关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教师引导总结。

 3、探讨: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失败?

 孙刘联军:组成联军,战略得当;用火攻,战术得当;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4、归纳、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5、以史为鉴:不要骄傲,善于借鉴和纳别人的建议,做事要有恰当的方法。

 二、三分天下话三国

 赤壁之战,曹操打败,逃回北方,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同一年,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东汉灭亡,魏国建立,都城在洛阳。

 1、三国鼎立的形成

 动画展示三国鼎立的形成。

 列出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强调魏国代汉,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的。

 2、三国的经济发展

 通过展示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区分三国发展各有特色。

 3、合作探究:从东汉末年的混战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虽是三分天下,但却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有利于当地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三、浪花淘尽论英雄

 以曹操为例,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1、从《三国演义》里对曹操,到名人眼里的曹操,到你眼里的曹操,最后老师总结。帮助学生辨别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

 2、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进行评价。

 课后小结

 以板书梳理本课内容,作为小结。

 板书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张衡,张仲景等淡泊名利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如何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以评价曹操为突破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同学们看你手中的课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明之一,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的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

 揭示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自主学习(或预习)

 1.请说出中国古代的四明

 2.纸最早发明于何时?谁改进了造纸术?

 3.秦汉时期的数学专著是什么

 4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是什么谁发明的?有什么地位?

 5..张仲景和华佗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

 师:督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完成问题。

 生:(1)依据问题快速阅读并标注课文,发现疑难问题。

 (2)学生小组内相互质疑释疑。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讨论探究交流,难点突破。

 问题1:纸在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做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思考得出:龟甲﹑青铜器﹑丝帛﹑竹木简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不易推广等特点

 三、三国鼎立形成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国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国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国 222年 孙权 建业

 三个实力相当的,但现在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为了战胜对方,都在自己的领土里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

 国名 经济发展

 魏国

 蜀国

 吴国

 强调: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形成是 220年曹丕建魏 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是222年 孙权建吴

 拓展提升成语典故与人物

 1、人物连线

 曹操 诸葛亮

 刘备 许攸

 孙权 周瑜

 2、东汉末?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空城计等等

 课后小结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曹操不愧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以我们学习了历史后要注意区别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对待历史要求真,求实。感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决定了老师对待教学的一个态度,同时也是对教学课程的态度与责任,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七年级历史 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教案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文化 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 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 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 种植 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第3课 远古的 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 故事 。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 说说 。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 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 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 成语 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

 1、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教学后记

 第6课 春秋争霸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 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

 1、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 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

 1、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1.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

2. 2019年上册初一历史教学

3.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5. 2019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

听说考试和复习资料更配哦。所以为了让同学们考个好的历史成绩,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一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 文化 ?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 方法 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 面试 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 教育 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总结 :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 百科 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作业:课后作业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教材首先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赞普的上书,说明了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密切关系。其次介绍了回纥、南诏等民族与唐朝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说明唐朝民族交往的广泛性。

 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本课的难点,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玄宗册封回纥、与南诏等少数民族首领的政策都是开明政策的体现。

 教学过程

 导入: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

 (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大家知道这座宫殿是为谁而建造的吗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松赞干布是哪一个民族的领袖吐蕃

 吐蕃是生活在哪个地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吐蕃的位置,并完成图表:在地图上填上唐朝前期边疆的少数民族)

 填图时注意:

 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哪些地区?

 唐朝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这些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出示有关藏族生活的,从中联想唐朝时吐蕃生活习俗的情况)

 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有家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学生介绍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继位为赞普,当时年仅13岁。他父亲在权力争夺中被毒死。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开叛乱。

 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

 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讨论: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谈谈唐蕃?和同为一家?对解决和冲突有什么借鉴作用?

 4、课堂小结

 5、作业:课后作业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三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 历史 故事 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

 一、对外友好往来

 (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 留学 生和留学僧)

 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

 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

 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定为国宝。

 日本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

 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

 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

 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 其它 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取经。

 四、玄奘西游

 学生自制课件,并根据课件讲解玄奘西游的经历。

 玄奘取经回来后,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后来,考古工作者就是根据《西域记》的记载,找到了那烂陀寺的遗址。

 小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猜你喜欢:

1. 七下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2. 初一历史的优秀教案

3.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知识归纳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文景→汉武→光武→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理解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遗留问题,解决的过程,产生的功效

 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 措施 及其历史作用

 过程与 方法 :

 阅读资料→理解大意→ 逻辑思维 →得出结论(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由于时间跨度大(约四百年),涉及史实多,但限于课时,在教材中,“两汉”侧重讲的是西汉,“兴衰”侧重讲的是“兴”。

 本课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本课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结合和文字资料分析史实,完成教学。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结构和过程

 复习导入:

 1.楚汉战争的最后结果如何?

 (启发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

 2.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到胜利?

 (指导学生观看61页“导入框”,结合上一课知识回答:善于用人,爱惜百姓,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等。)

 过渡讲解:俗话说“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当年汉高祖面临的也是这种情况。请看61-62页“文景之治”的内容。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国家极度贫困。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凋敝。

 《汉书 食货志》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现实,应取什么办法?

 文帝景帝又取哪些措施?

 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休养生息政策因而得以出台并顺利实施。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和资料。学生看书,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

 1.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2.发展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重视“以德化民” 5.社会安定百姓富裕

 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资治通卷》记载:“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

 小结:

 让学生归纳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哪些教训,制作秦汉措施比较表,如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更好的体会为何“秦亡汉兴”。

 这为汉武帝时达到鼎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二

 课时安排 1 第1 课时 一、整体思路说明 整体设计思路 自学为主,引导为辅 指导依据说明 杜郎口模式 二、教学目标设计 ·基础知识 1.掌握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鼎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策略 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 教学方法 的设计

 五、课堂难点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可以自己下去找些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及导学 设计意图 通过和名诗古句,引起学生感官上的刺激 教学过程 配乐诗朗诵《沁园春 雪》导学 教师活动 书写板书

 导学案

 (一)文景之治:?

 阅读课本67和68页,完成以下任务:

 1、背景:西汉初年,社会状况如何

 西汉初年,经济 ,到处一片 景象。?

 2、措施:汉高祖、 和 ?吸取了 教训,取了哪些措施来改 变西汉初年的状况

 ①减轻 。②注重发展 。?

 3、表现:“文景之治” 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文帝、景帝分别 取了哪些措施促使了此局面的形成

 ①奖励 。②提倡 。③重视 。?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阅读课本68和69页,完成以下任务:

 1、措施:(1)政治上:为加强 ,武帝接受 的建议,下令允许 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 ?。?

 (2)思想 文化 上: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含义是 。推行儒学 教育 ,在长安兴办 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 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2、作用: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 ?,开始 进入 时期,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局面。?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辩证、综合、分析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结合秦的历史,进行对比,找出秦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大一统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得出西汉为何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强盛局面;通过 典故 、、知识树等教学资料,了解汉武帝统治的史实,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封建统治思想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汉由贫穷到强盛,使我们认识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政策的调整、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重点突破: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也是课文前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本目的重点是写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削弱封国势力,使其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意义,课文中未作任何理论性的评析,这就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教学难点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点突破:首先,应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要把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再次,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最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的必然结果。 教学准备 适合本课教学的挂图和课件

 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引入新课“大一统的汉朝”

 讲授新课

 一、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展示材料: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羊。”

 ——《汉书·食货志》

 同学们,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课本的第一段和这则材料真实的反映了西汉初期的经济状况,不光是谷物奇缺,价格昂贵,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分析西汉初期经济萧条的原因有哪些?

 2、文景之治

 汉朝从刘邦开始包括文帝和景帝三代统治者为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是怎样克服这种困难的?取了哪些措施?

 我们把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们针对经济凋敝取的这些措施叫做“休养生息”或“与民休息”。下面我们把这些措施用关键词把它找出来。

 我们从“汉文帝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他宠爱的夫人,也不能穿拖地的长裙。帏帐上不许绣花。”这些文字更能体会出当时统治者的朴素与节约,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这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称为“文景之治”。

 请同学们先把课本第三段大字内容看一遍,结合材料思考 “文景之治”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具体表现如何?

 出示材料:

 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史记·平准书》

 “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建立在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基础上的,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是在吸取秦亡教训的条件下开始的。请同学们看课本P68面“动脑筋”的题目,思考讨论秦始皇和汉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墓上有何不同?他们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汉初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请同学们把“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子目的内容仔细地阅读一次,找出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即大一统的背景。

 除同学们讲的之外,汉初的社会问题还有匈奴仍然威胁北部边境,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土地兼并问题也日益严重等等,这一切,都把加强中央集权提到日程上来。

 刚才我们所提到的,都是西汉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西汉王朝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那么,汉朝当时实行中央集权的条件是否具备?如具备,具备了哪些条件?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下面请同学们从课本上找出汉武帝在面临两大社会问题时为加强中央集权所取的措施。

 1、政治:推恩削藩国

 汉武帝用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解决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四

 课题 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宋艳红 单位 唐山市第二十八中学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归纳汉初的统治政策,理解“文景之治”的含义。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思想上的措施,知道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表演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于方法:通过《汉武大帝》的主题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通过表演历史剧,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认识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 学习 经验 和 学习方法 ,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

 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

 手段 多媒体课件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

 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汉武大帝》的主题歌——《最后的倾诉》

 第14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西汉初期的经济形势及原因

 2、主要措施:

 轻徭薄赋

 重视农业

 奖励农桑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播放歌曲

 提问:歌曲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出示歌曲中对汉武帝评价的三句话。

 解释“大一统”: 大一统,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投影:“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设疑:(1)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2)这种形势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如你是汉初的皇帝,该怎么办?

 提问:(1)汉文帝、汉景帝恢复、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2)文帝景帝的这些措施使西汉出现了什么局面?

 投影出示汉文帝霸陵与秦始皇陵

 设疑:相对两幅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如何理解文景之治

 认真倾听、观看

 回答:汉武帝

 感悟

 理解

 阅读

 分析投影的史资料

 回答(经济萧条,到处是荒凉的景象。)

 找出原因。(秦的暴政和长期的战乱。)

 畅所欲言

 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归纳文帝、景帝取的发展经济的措施。

 回答:文景之治

 观察,对析

 启发:成由俭,败由奢。

 结论:为汉朝经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通过这首气势恢弘的歌曲来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了解史实。(论从史出)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二、汉武帝大一统

 1、原因:

 (1)客观:

 文景之治

 —物质基础

 (2)主观: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

 (1)政治上:

 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主父偃)

 (2)军事上

 北击匈奴

 (卫青、

 (3)思想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过渡:汉武帝就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历史的天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媒体展示:汉武帝的画像

 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汉武帝。

 介绍诸侯国问题的由来。

 播放:《汉武大帝》诸侯谋反片段

初一历史《大一统的汉朝》教学教案范文相关 文章 :

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范文5篇

2.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3. 精选5篇关于历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4. 最新历史见习报告范文(2)

5. 精选5篇关于历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

 近些年来,在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学设计越发被教师们所重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作业:课后作业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选择原则

 一、历史故事选择的原则

 1.真实可靠,符合历史本真。

 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强调真实性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历史教学不可打破的底线,更是选择历史故事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教师在编选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做到以史实为依据,要有据可考。对于野史、传说与道听途说的故事情节是不能进课堂的,这极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即便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生动性所取的虚构与想象,也不能信口雌黄、夸大其词。应该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想象,尽量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2.针对性强,服务课程目标。

 历史故事的主要作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故事是手段,教学才是目的。历史故事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我们不能为了博得学生一笑而选择低俗的故事,我们也不能把历史课演变为故事会。历史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以故事为依托,落实课程目标,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紧紧围绕突破教学重难点而选择故事。通过故事,把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为具体的问题,把枯燥的记忆变为生动的讲述。这样的故事才能真正成为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工具。

 3.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故事的最大魅力就是其生动性,生动的故事对于中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几乎所有的初中生都喜欢历史故事,但未必喜欢历史课,就是因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条古板,我们总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堆砌的知识点,把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泯灭无遗。所以,我们编选的历史故事要生动有趣。做到情节要曲折、人物要丰满、语言要感人,实现历史故事的动情的目的。

 4.启发诱导,引发思维训练。

 ?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思?,教学中所选的史料(故事)要暗藏?思考?的,?要有思维的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为重要。?(赵士祥语)利用历史故事教学绝不是单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已,最主要的是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探究历史本质与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教师在选编历史故事的同时,要创设能够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结合故事情节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二、历史故事选择的途径

 1.从各种教材中来。

 现行的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故事的宝库,也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这里所说的教材包括历史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历史地图册、地方历史课程,这些中包含着丰富的故事素材。对于教科书中的故事要删繁就简,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对于教学参考书的素材还要改编为口语化的故事,使其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的语言特点;对于地方课程也要选择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的故事进行运用。

 2.从历史著作中来。

 经典历史著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也充满了历史故事,是我们教学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像《史记》、《战国策》、《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都是传世之作。例如在讲楚汉战争时,插入?鸿门宴?和?约法三章?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探究刘邦胜项羽拜的主要原因。

 3.从文艺作品中来。

 文史不分家,许多文学作品都取材于宏大的历史场景,许多文学家本身就是史学家。浩瀚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故事,包括唐诗、宋词、元曲、散文、、戏剧、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成语等。例如,结合讲解?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能够生动描绘淝水之战中前秦苻坚战败而仓皇逃跑的狼狈情景,进而探究前秦失败的原因。

 4.从经典中来。

 作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且和学生的喜好比较接近。作品也为我们选择故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当前的很多历史剧充满了戏说的成分,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择,对于不符合历史真相的情节要删除,并且要给学生说明,正本澄源。我们尽量选择纪实片为主的故事,像《国宝档案》、《探索?发现》等。选好历史故事是故事教学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拥有坚实的史学功底,更需要历史教师广泛阅读,厚积薄发;善于积累,左右逢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两宋时期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和传统节日上的新的发展和特点。

 2、思想教育目标:两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展,尤其在衣食住行方面,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情感。通过对衣食住行和城市,传统节日等方面发展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到,这个时期的精神文明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依靠的是社会的安定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两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的综合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衣食住行,包括和节日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会有这样的繁荣特点。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堂课的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以及为什么南方经济能有很大的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在南方经济发展繁荣的情况下,两宋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等很多方面有着跟以往不同的新的风貌,我们来学习第11课。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北宋初年穿衣节俭,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后来奢侈风气盛行。妇女缠足的陋习开始传播。还有在两宋时期,从穿戴的服饰上,可以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

 2、食两宋时期的饮食也很丰富。早市和夜市的小吃很多。还有这个时期南方个北方的居民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特色。北方人吃羊肉多,主食是面食。而南方人吃鱼肉多,主食是稻米。(讲讲产生差异的原因。简介一下这个时期一些在饮食上有贡献的人物。)

 3、住两宋时期,农村百姓的住房简陋,以茅屋为主。城市居民的住房多为四合院。

 4、行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和驴车。达官贵人出门多乘轿子,士大夫骑驴和骡。那时的交通也很发达,邸店很多,旅店业兴旺。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热闹的瓦子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兼商业场所叫“瓦子”。瓦子里面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2、欢乐的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最受到重视的是春节,宋代称为元旦。(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

 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一是精神生活方面,包括活动和节庆活动两项内容。

 从教材叙述展开的程度来看,服饰和瓦子可以视为重点内容。同时,服饰问题涉及到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瓦子属城市商业繁荣的问题,也可以视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阐释社会生产的进步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宋朝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进步基础。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

 欣赏《清明上河图》等宋代的插图,描述画面中人物的服饰,或者通过不同的服饰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

 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第二,宋代的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这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作用。第三,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这些历史现象。

 2、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导学生思考当时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差异和少数民族对于中原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

 4、住:茅屋、瓦房、宅第。

 展示各类住房的,要求学生指出宋代的民居有哪几类?各类的民居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城市和乡村住房的不同,便于学生认识和比较。

 4、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引导学生认识宋朝主要有哪几类交通工具,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使用的交通工具方面有何差异?除了交通工具以外,宋朝时便利人们出门旅行的条件还有哪些?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兼营商业的场所。

 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要求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要求学生指出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这些节庆日的?哪些活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

 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课后作业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七年级历史教案3

  一、转变理念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却不是暮气沉沉的。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渐行渐远,全新的教学理念因对学生个体需求的尊重而诞生,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成为每位教师的理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避“教”和“学”的简单相加,努力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尝试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引导者、促进者与欣赏者的角色。

  二、解读教材

 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也会随之改变。我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将教材的定位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载体转变为有效学习的工具,教材的功能须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方能体现。

 从地位与作用看:本课居于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第三课,既对两宋社会风貌进行了总体描述,又从中体现了民族融合的重要主题。

 从内容与目标看:(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将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并通过辨别宋代社会衣食住行各方面变化,尝试从、诗词等资料中捕捉有效信息,领略宋代的社会风貌,从而使自己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到锻炼,并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认识到文化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宋代社会风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原因的讨论中,学生将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传承性,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增强。(过程与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尽可能拉近历史与他们的距离;创设情境、让全班同学带领卡通人物 “游览”东京,体验宋代的社会生活,力争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融入愉快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都将有目的、有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每个关键环节留下自主学习的痕迹,为课后小结做准备。

 从侧重点看:宋朝的服饰变化与瓦子的出现可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我将之视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解决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适量课外材料,为他们通过观察、比对,主动归纳宋朝服饰的时代特点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紧扣课本,尝试从中为瓦子的种种特征找出依据,帮助学生及时、科学地使用教材这一学习工具。

  三、分析学情

 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自为。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作品、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进行本课教学时,他们学习过了宋朝时期各民族并立及民族间交往的相关知识,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比较史料的学科能力,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做好了准备。由此,我得出结论: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准备已经充分。.

  四、展示流程

 停留于设计层面的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令我兴奋,也令我成长。接下来,我将逐步展示我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知识铺垫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宋代社会风貌的历史背景,我和学生一同简单的回顾过往所学的知识,包括两宋时期汉族及少数民族的更迭、民族间交往等,其间,我使用白板的遮屏功能,暂时遮挡课题,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知识回顾更高效。

 第二步:轻松导入

 展示本课主题之后,我为学生播放新近上映的动画片《麦兜响当当》的片段,主要内容是基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3D动画,初步展现宋代市井生活的画卷,课堂气氛立刻轻松、愉快起来,学生兴趣盎然。

 第三步:自主选择

 看完短片,我向学生请教卡通人物“麦兜”与短片中的主角“麦子”是什么关系,并询问:同学们是否愿意带着麦兜一同见识其祖先生活的真实世界,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今天的学习游历任务: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提问大家想最先了解两宋时社会生活的哪一方面。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民以食为天,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和我都首选了解两宋的饮食文化,随后我们将进入对宋代饮食的学习。这个自主选择环节的设置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他们发觉:在生活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民主的氛围,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参与教学活动。

 第四步:互动学习

 由此开始,学生进入了本节课学习的主体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将分版块,通过各种预设的活动、使用电子白板,逐步完成对两宋社会风貌的认识与总结。我的教学预设是随机的,下面我依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选择顺序逐步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1.两宋的“食”:

 教师使用白板资料库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和名称拖放到屏幕为学生活动做准备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游戏“猜猜猜!”——请学生使用电子白板将拖拽至相应的名称。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标是通过一人上台操作,全班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其大胆尝试、积极交流。

 学生活动2:说说饮食——自主归纳两宋饮食特点

 完成前一个活动后,我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结合课文内容与我提供的课外素材,结合更迭、社会性质等知识讨论、归纳宋代的饮食特点,得出随着南迁,主要的食材发生了变化、华丽美味的食物仅属于统治阶层等结论。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在白板上将饮食的特点填写完整。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使用电子白板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我预设的板书相结合,同时,学生板书的页面将留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成为最后我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要素材。

 2.两宋的“衣”

 服饰是一个时代主流思想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两宋服饰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在这个版块里,学生将通过三个活动发现宋代服饰深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封建思潮的影响。

 学生活动1:以“衣”取人——依据服饰为图中人物的身份高低排序

 学生们都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我以一反常规的表达,引起学生的好奇,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图中人物的身份贵*。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运用了本课所述的有关宋代服饰的知识,还运用了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生活境遇的差距等知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进而得出剥削阶级被消灭后,服饰也不再体现着阶级的差异。

 学生活动2:各抒己见——评价缠足、说说你最欣赏的美

 缠足陋习的真实和大文豪苏轼对小脚之美的咏叹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是最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素材,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明确的判断缠足是否美,还能将初中政治课中关于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内容与历史学习相渗透。

 学生活动3:看图识变——观察,发觉宋代服饰的变化特点

 观察、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在对比和交流中发现宋代服饰的动态发展及主要特征。

 学生使用白板填写板书——学生依据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在白板上将宋代服饰的变化及特点填写完整。

 3.宋代的“娱”

 日常的与节庆活动是宋朝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它既属于统治阶层又属于广大市民与农民,它基于宋代物质文明水平的上升,且包含深邃的传统文化。该板块我组织了以下活动:

 学生活动1:学生使用白板我说《元日》——播放节日及《元日》诗文,请学生自己上台为同学们解读诗中展示宋朝节日风俗的词句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主动学习,还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大家分享,当了一回小老师,学习的自信和主人翁意识自然得以增强;讲述过程中,学生还结合自己的发言使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标明要点,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均得到了综合训练;讲述完毕,我给予学生即时的、热情的赞扬,激励大家更积极地投入后面的活动。

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三国鼎立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经过、意义等,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古代史上,从1368年到1644年是明朝统治时期,在这二百七十六年间,中国和世界形势发生了剧变。明朝前期随着统一的完成和经济的发展,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继续汉唐对外友好交往的做法,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西方开辟了新航路,开始进行殖民扩张,葡萄牙人进入了澳门,东方的日本也经历着有分裂到再次统一的进程,这期间,日本的海盗不断侵犯我国沿海,造成倭患,因此反侵略也成为这一时期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的思维穿越历史时空,共同探究明朝时期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二、学习过程

 明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的杰出史实?郑和下西洋

 1、教师指导学生观看《郑和》像,并阅读小字内容,认识郑和。

 2、教师出示《郑和下西洋路线》的挂图,明确地讲解?西洋?的历史范围?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3、郑和是如何出使西洋的?让我们一同探寻郑和的足迹。

 请大家依据路线图描述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讲述过程中注意:时间、出发地、途经今天哪些重要地区、国家、城市?穿越哪些重要海峡、港湾?最远到达哪里?)(学生准备)

 1405?1433年,明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第一次航行有二百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多人。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多丈,能容一千多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船上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设备和技术。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郑和船队在各国受到怎样的接待?请看一组纪念邮票,根据画面内容猜想一下。

 (出示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

 请同学仔细观察2?4邮票,描述场景,猜想所到地区。

 票2:东南亚,郑和同国王乘坐大象接受当地居民载歌载舞的欢迎。

 票3:阿拉伯,进行商品交易猜想交换什么物品?

 票4:非洲,受到当地黑人的热烈欢迎,赠送长颈鹿。

 郑和所到之处,大都受到当地居民热烈的欢迎。郑和每到一国,就把中国出产的礼物赠送给国王,表示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和平贸易,这与西方殖民者形成鲜明对比。

 郑和的远航架起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郑和下西洋后,亚非各国的使臣甚至国王来中国访问,一四二三年,古里等十六国使臣来到南京,一次就有1200人,苏禄使团三位国王访华,其一在华病逝,现在德州仍有苏禄王墓。

 与此同时郑和下西洋还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南洋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5、让我们重新归纳一下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列表总结)

 郑和这样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6、播放。

 问:看完之后,大家有何感受?(学生谈谈)

 在感到震撼的同时,还有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郑和下西洋之后不久,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我们来比较一下。

 7、列表比较郑和远航与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值得我们自豪的方面?(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数多、船只大等)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之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进行殖民掠夺,而中国郑和下西洋一直奉行和平交往的政策,因此我们由衷的感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6、总结: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回答要点:1、伟大壮举;2、与亚非各国经济交流,发展友好关系。

 7、解析: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实现远航?

 (1)根本原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客观原因:

 当时经济的发展、造船业的发达、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船队中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

 (3)主观原因:

 郑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而且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他出生在回族家庭,皈依佛教,对西洋各国所信仰的佛教或伊斯兰教比较熟悉,利于与他们的交流。

 课后小结

 明朝初年的郑和下西洋一方面表明了在这一时期国力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明初我国对外交往中仍以开放为主。遗憾的是当时的统治者缺乏真正的远见,注重政治和外交,忽视了海外贸易,它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造成巨大的负担,而且终因明朝国力的衰退而悄然结束。

 课后习题

 明朝时期中外的冲突:

 1、戚继光抗倭

 ①倭寇指

 ②明朝中期,民族英雄 率领的 在 九战九捷,荡平了 的倭患。

 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①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 的居住权。

 ② 年 月 日,回归祖国。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郑和下西洋。

 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内容及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教师应充分利用《郑和下西洋路线》计算机课件等,明确地讲解出?西洋?的历史范围。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教师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明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和七次远航到达的地区,随后,师生共同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薏,但愿海波平?

 1)这是戚继光的话,大意是:作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倭寇2)主要事迹是:1561年在台州抗倭

 (先明确交待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抗倭形势》挂图(或投影、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三、西方殖民者和传教士的东来;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我国的澳门,欧洲最著名的传教士是:利玛窦。

 4)巩固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走势加以分析。明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5)练习: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6)作业:

 材料分析与比较: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伊朗机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板书

 一、郑和下西洋:

 1、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2、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3、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薏,但愿海波平?

 三、西方殖民者和传教士的东来;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了我国的澳门;

 欧洲最著名的传教士是:利玛窦。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往往历史教师要上好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备好课,其中备好课就是做好教案!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第二部分为?三国鼎立的形成?。

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找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及战争特点是什么?)

战役名称 发生时间 交战双方 影响 特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 曹操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下层的人,它也注意提拔。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材料三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他决定推行屯田制。

(1)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2)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占据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试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4)请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3.以下材料是名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阅读回答。

材料一?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材料二?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材料三 ?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史学家)

材料四 ?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周瑜

你对曹操的评价是什么?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

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材料二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材料三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岛),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

你是如何评价三国鼎立这一政治格局的?

自主建构

直击中考

1.(2015?襄阳)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A.曹操 B. 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2.(2015?郴州)阅读右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

A.曹操 洛阳 B.刘备 成都

C.孙权 建业 D.曹丕 洛阳

3.(2015?济宁)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2015?玉林)右边的示意图是

A.春秋争霸图 B.赤壁之战图

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

5.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6.(2013?江苏省无锡市)《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7.(2013?山东省德州市)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8.(2013?云南省昭通市)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课后反思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过程

一、

2.(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优势 ;唯才是举 ;实行屯田

(2)骄傲轻敌,不习水战,孙刘联军使用火攻

(3)都是以少胜多;胜方都是指挥得当,败方都是骄傲轻敌;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4)略

3.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他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二、

2. 三国鼎立虽是三分天下,但却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有利于当地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直击中考

1?8 C D C D D C A C

看了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的人还看:

1.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2.初一上册历史魏晋南北朝文化试题(一)及答案

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集

4.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5.中华书局七年级上历史教案

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教案

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五代开始的时间、五代的名称和统治地区;后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宋初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结果。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五代十国时期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

2.王安石变法尽管最后失败了,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的能力(后周世宗与王安石变法)。

重点和难点

(一)本课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

(二)本课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

1.制作幻灯片《五代十国形势图》、《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禁军人数激增》。

2.制作表格:《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教学思路和学法指导

(一)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事先制作幻灯片和表格,通过课堂演示幻灯片,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对现行教材合理加工和重新组合。设置问题情境时,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审时度势,把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通过讲授,化未知为已知,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明,从而使学生把知识结构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言精练而富有感染力,使学生从精神上得到升华,把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融一体,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三)把“讨论法”引人课堂,实行合作教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达到共识。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四)指导学生用“列表法”进行课堂练习。事先预制表格,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抽几名同学完成。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在填完表格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知识比较,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注意整理知识框架,强调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最后给学生提供进一步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我们知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但到了后期,经过一系列动荡之后,唐千疮百孔,名存实亡,终于907年灭亡,中国封建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那么,唐朝灭亡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在政治舞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的?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9课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二)导学新课

板书:第9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

1.“五代”和“十国”有哪些含义?它从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历史局面?

2.后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如何?

板书:五代(907)十国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评。

演示幻灯片《五代十国形势图》。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称为后梁(讲明加“后”的原因)。

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候,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总称十国。

可以看出,这时的四分五裂,更迭频繁。比如五代,50多年里就更换了5个朝代,也就是说,谁兵强马壮,拥有重兵,谁就当皇帝,那么,这种的实质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藩镇割据继续扩大

教师总结:正因为如此,军阀之间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疾苦,渴望统一,到了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五代中的最后一个君主周世宗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所进行的政治改革,加快了统一的进程。那么,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作用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评。

周世宗在位时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安抚流民,(2)减免赋税,(3)惩治贪官,(4)整顿军队。经过改革,经济得到了恢复,疆土得以扩展,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那么,这种分裂割据局面又是怎样结束的呢?

教师提问,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1.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

2.能否说北宋结束了分裂局面,就是统一中国?

板书:陈桥兵变

北宋建立

960年 东京

生答师总,: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禁军的将领,掌握着军事大权,此时后周皇帝年幼无知,赵匡胤就想取而代之。960年的一天,正值正月初一,宫内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君臣正欢度新年。突然,边关告急,慌乱之中忙派赵匡胤出兵迎敌,赵匡胤率军到达陈桥驿却按兵不动。晚上,赵匡胤装喝得酪酊大醉,其他将士密谋来到他的卧室,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故意推辞,众将士早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随后跪倒,高呼“万岁”,这样,赵匡胤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皇帝。可以看出,赵匡胤当上皇帝就是因为他手中握有重兵,是五代“谁兵强马壮谁就当皇帝”的继续。

板书:五代(箭头指向)陈桥兵变,写上“继续”。

北宋建立后,又陆续消灭了十国(箭头指明北宋消灭了十国)。这样,北宋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这里,我们只能说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而不能说是统一了全国。因为这时期与北宋并立的还有强大的辽等少数民族。请看屏幕,教师演示幻灯片《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对于垂手可得的皇权最明白不过,怎样才能把这个皇位坐稳呢?于是他上台后,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阅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归纳有几个方面。

板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学生回答:a.杯酒释兵权

教师总结: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纳宰相赵普的建议,赵普是如何建议的?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材料。

稍夺其权—夺去他们的权柄

制其钱谷—控制他们的财政

收其精兵—收回他们的兵权

所以,宋太祖一上台就着手削夺朝中大将的权力,他即位的第二年,有一天宴请石守信等大将。席间,宋太祖长叹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当上了皇帝又睡不着觉。”大将忙问原因。宋太祖答道:“如有一天,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也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那就由不得你们了。”石守信等大将忙问怎么办。宋太祖说:“你们不如废弃兵权,多买良田美宅,欢乐一世,君臣无猜,岂不很好?”石守信等大将领会皇帝的用意,第二天全部称病辞职,交出兵权。可以说,宋太祖不费一兵一戈,轻而易举地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消除了“陈桥兵变”这种事情再发生的隐患。

板书:杯酒释兵权(箭头指向)陈桥兵变,写上“消除”两字。

那么,宋太祖还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b.派文臣做地方官

C.另派官员管理财政

d.编禁军

这样,地方上的行、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防止了藩镇割据的重演。

板书:b、C、d(箭头指向)藩镇割据继续扩大,写上“防止”两字。

刚才大家归纳得非常好,我们把这几项措施综合在一起,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反复读一读,过一会,请一位同学起来复述。

(学生复述,教师鼓励)

大家进一步考虑,宋太祖取这些措施有没有好处?(有)有什么好处?(加强了中央集权)应该说,这些措施在前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给国家带来了极大弊端,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另派官吏管理财政,无疑增加了官的人数,再加上每年科举人数的增加,就慢慢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就多。另一方面,军队不断扩充,(放幻灯片《禁军人数激增》)为了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每年国家要支出财政收入的50%—70%。这样,人不敷出,财政出现了危机。再加上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另外还有辽、西夏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板书:王安石变法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王安石的插图,介绍王安石的生平事迹:王安石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术、无所不读。他很早就显示出政治才能。年轻任知县时,为当地兴修水利,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他任地方官多年,锻炼了才干,对社会现实有深刻了解。宋神宗即位以前,就读过王安石上皇帝的万言书,非常欣赏。即位后,他把王安石召到中央,恳切询问变法谋略。王安石指出,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军队没有战斗力,国家财政亏空,官吏习惯于得过且过,这样下去是危险的。他提出改革的具体办法,宋神宗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变法期间,由于遭到大地主等的坚决反对,宋神宗罢了他的官,虽然后来又重新当政,但无法贯彻自己的主张,又辞去职务。1086年,在江宁去世。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如何?(概括两点)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几项?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王安石变法变的到底是什么?

4.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投影: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

名称

新制

旧制

目的和作用

青苗法

官府向农民供、,农民20%利息偿还

农民只能向高利贷者借钱,利息高

限制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的利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赋税收入

募役法

征收役钱,不服役官僚也要交纳役钱

官僚地主不服役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官僚隐瞒土地,不纳税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

保田法

把农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制,两个以上的出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也可增加国家的军事力量

教师逐条分析内容(与旧制相比较)、作用,然后请同学们齐读一遍。教师总结:虽然王安石变法给带来利益,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a.用人不当,b.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给我们以启迪。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应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从王安石变法的得失中总结)

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知识,按座位分成四个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提出个人见解。教师在学生间巡回指导,观察学生,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随时应变。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地激励与控制。如果有的发言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应给予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者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入正题,并能从问题中总结经验,给学生以启迪。

教师总结:

(1)目的: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富国强兵。

(2)措施:变法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维护了北宋的利益,对大官僚大地主及高利贷者不利。

(3)成就:新法推行后,的收入有所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4)败因: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新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几乎全部被废除。

的确,分析完了王安石变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一种制度或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时候,那就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改革的过程中,新生事物必然要遭到旧势力的阻挠,道路是艰难的。只要有益于社会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坚定立场,加大力度,这样才有可能把改革进行到底。

询问同学对每一个问题有无补充或新想法,还有什么疑问。教师解难释疑。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了解了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而北宋的建立又是五代的继续,北宋陆续消灭了十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统一全国。为加强统治,北宋取了一系列措施,既防止了陈桥兵变的重演,又消除了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同时又导致了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膨胀,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就有了王安石变法,变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增加了的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最终还是被废除了。

(四)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代分布在北方,十国分布在南方

B.陈桥兵变实际上就是北宋的建立

C.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D.王安石变法只是增加了的收入,并没有维护农民的利益

2.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的是( )

A.宋真宗 B.宋仁宗 C.宋神宗 D.宋钦宗

3.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B.后周的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C.北宋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五代“谁兵强马壮谁就当皇帝”的继续

D.王安石变法并没有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二、活动建议

分小组讨论:你怎样评价后周世宗和王安石这两位历史人物,并把讨论的结果写成短文,从而掌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建立的过程,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情况 掌握 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崇高气节、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思考概括综合归纳 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哲学分析 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物评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抗元,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

 理清复杂的头绪,避免知识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过哪几个少数民族?(契丹的辽、党项的西夏、女真的金。)

 过渡讲解:就在金与南宋对峙时,北方又兴起了蒙古族。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学生阅读61-62页“导入框”以及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成吉思汗的民族和名字是什么?(蒙古,铁木真。)

 2.他为什么会那么坚强和机敏?(他从小经历过重重困境的磨练,吃得苦中苦。)

 3.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可根据62页“动脑筋”回答:它反映了什么情景?(它反映了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的情景。)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后来铁木真统一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使蒙古迅速强大起来,贡献很大。)

 过渡讲解:在成吉思汗的后代中,忽必烈与祖父一样,也是杰出的历史人物。

 忽必烈建立元朝

 学生阅读62-64页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请说出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1271年,忽必烈,大都。)

 2.元朝在哪一年灭南宋?(1276年)

 3.指导学生根据63页的“动脑筋”,结合66页“自由阅读卡·浩气长存的文天祥祠”讨论回答:这是谁的诗?(文天祥)

 过渡讲解:其中“汗青”是竹简的别称,意为史册,表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元世祖忽必烈起先很赏识文天祥的才华,后来因为劝降不成,下令杀了文天祥。这是元世祖在天下初定时,为了巩固而取的暴力段,有着残忍的一面。但他的另外一些措施对历史的发展却有着正面的作用。

 4.元世祖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和对外交往有何发展?(北方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禁止圈田放牧,治理黄河,推广植棉;水路交通运输业发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开辟海运;商业繁荣——大都闻名世界;中外交往频繁——《马可·波罗行纪》。)

 5.元世祖为什么要实行新的行政制度?(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管辖。)

 6.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族。以及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起到重大的作用,本课涉及到了元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内容。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本课承上启下,讲述了元朝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结束了民族并立的时代,为明清的经济、政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及其重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都很高,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学生更加的容易掌握知识,本课的内容宽广、丰富。一些史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触到,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导讲解,更利于学生的知识接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国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掌握元朝的建立和元朝的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

 3、掌握行省制度的建立和民族融合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

 能力。

 2、通过学习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

 统一的条件下和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实现的。以此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对蒙古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

 2、通过学习。了解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体

 现了高尚的气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

 1、行省制度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探究法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在宋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并立的时代,在南宋时期,金与南宋议和后,这两个王朝都有了哪些发展,在他妈相争的同时,哪个民族在默默的兴起。(蒙古族)这支民族建立起什么,(蒙古国)是的,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新课——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共同来了解这支民族。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早期的蒙古草原处于哪一种社会局面,你能用一段史料对其评价吗?(引导

 学生进行归纳)

 ⑴时间:12世纪

 ⑵社会局面:混乱不已

 ⑶史料“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辛福,只有互相杀伐”。

 过渡:蒙古族的这种情况最后,最后由谁解决了。这个人是谁?

 2、(出示人物)右图上的人物是?他属于哪一个民族?

 ⑴人物:铁木真

 ⑵民族:蒙古族

 3、他的出现,使蒙古族的社会局面发生怎样的改变?成吉思汗又是为何被称

 “一代天骄”的?

 ⑴社会局面:长期混战局面结束

 ⑵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4、铁木真领着军队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又是如何被称为“成吉思汗”的?

 ⑴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

 ⑵尊称“成吉思汗”

 过渡: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并没有统一全国,那么在他去世后,蒙古族有没有

 统一全国呢?(一起来看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成吉思汗”过世后,相继灭了哪些朝代?

 ⑴西夏、金

 2、(展示)西夏和金的灭亡,对于南宋而言,起到什么作用?

 ⑴形成了“包围之势”

 3、1271年,谁建立了元朝,定都于?

 ⑴忽必烈

 ⑵定都:大都

 4、(展示)忽必烈即位后,与哪一年起兵灭宋?结果如何?

 ⑴1276年起兵灭宋

 ⑵结果:全国统一

 过渡:1276年,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那么,在灭宋时,南宋曾出现哪些抗元大将?

 5、在抗元的将领中,谁最为有名?

 ⑴文天祥

 6、文天祥在抗元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7、文天祥被俘后,曾在狱中写下哪一首后世流传的著名诗句?

 ⑴《过零丁洋》

 ⑵《诗句展示》引导学生朗读诗句

 8、思考:元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的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过渡:元朝统一全国后,元世祖是如何去管理这偌大的疆域?

 9、元世祖为巩固统治,在哪些方面加强管理?

 ⑴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政治

 10、为加强管理,元世祖在农业方面取了哪些措施?

 ⑴农业①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②治理黄河。

 ③推广棉花的种植。

 11、(材料一展示)问:材料一中,体现了元世祖什么思想?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思想:以农为本,重视农业发展

 ⑵表现:①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②治理黄河

 ③推广棉花的种植。

 过渡:为了加强农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元世祖还取哪一措施?(交通运输)

 12、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元世祖下令开通了哪些交通路线?目的是?

 ⑴目的:为便利南粮北运

 ⑵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

 13、(材料二展示)问:隋朝运河和元朝的运河,有哪些不同,元朝还开通了哪条运输路线,共同作用是?

 ⑴不同之处①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