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范文澜的后代_范文澜后代范作均

tamoadmin 2024-08-18 人已围观

简介1.不得不崇拜曹操的8大理由2.为什么民国以前中国国号都是一个字?3.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吗?4.夏朝以前是什么5.中国朝代的顺序表是什么?最好是口诀6.谢安的历代评价7.东晋南朝人口南迁资料8.求冉闵的全资料一、从我们出生开始,有一点几乎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我们的姓氏。姓氏是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不可分割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个姓氏后面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不过在我们的印象中,无论是哪个姓氏,都能

1.不得不崇拜曹操的8大理由

2.为什么民国以前中国国号都是一个字?

3.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吗?

4.夏朝以前是什么

5.中国朝代的顺序表是什么?最好是口诀

6.谢安的历代评价

7.东晋南朝人口南迁资料

8.求冉闵的全资料

范文澜的后代_范文澜后代范作均

一、

从我们出生开始,有一点几乎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我们的姓氏。

姓氏是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不可分割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个姓氏后面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

不过在我们的印象中,无论是哪个姓氏,都能被称为炎黄子孙,而至今我们所有的中国人还一直骄傲地对外宣称,我们是炎黄子孙。

“炎”指的是炎帝,“黄”指的是黄帝,而这两人又被称为是华夏民族的始祖。

《国语·晋语》记载: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炎帝和黄帝原本属于同一个部落的两兄弟,因为居住在两条不同的河流,便形成了不同的部落,久而久之,部落之人也就有了姓,即姬姓和姜姓。

后来族人开始增多之后,又出现了不少分支,为了区分子孙,便又出现了氏。

所以姓氏在古代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是有区别的,即: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后来黄帝和炎帝又成为了相互敌对的两个部落的首领,经过坂泉之战,黄帝战胜了炎帝,两个部落逐渐融合成了华夏民族。

而炎黄子孙的称呼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不过姓氏文化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日常生活中姓氏也就单指姓了。

但如果你是这4个姓氏之一,或许并非是炎黄子孙,极有可能是蚩尤的后代,究竟是哪四个姓氏呢?

说此之前,还得先说说蚩尤。

二、

黄帝和炎帝最早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陕西省内,黄帝族最后定居在了河北涿鹿附近,而炎帝族后来则到了山东地区。

但在当时,炎帝族和黄帝族并不是仅有的两大部落,在山东、河南和安徽一代,还生活着另外一支势力很强大的部族——九黎族

九黎族的部落首领便是蚩尤。

蚩尤本来和炎帝同属一个部落,后来两人闹了矛盾,蚩尤便带着一帮人离开了炎帝自行发展去了。

蚩尤很有统领才能,九黎族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势力逐渐强大。

此外,相传蚩尤还有81个兄弟,各个本领非凡,骁勇善战,这些兄弟还有自己的部落,整个一部落大联盟。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对此也有着十分清晰的解释:

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

蚩尤强大之后,便屡次和炎帝族发生摩擦,最后两部族还爆发了一场大战,结果,炎帝败了。

炎帝为了自保,立即向黄帝求援,之后又和黄帝结为了联盟,两方势力共同对抗蚩尤,这样一来蚩尤就显得很吃力,但谁还没几个兄弟。

后来蚩尤把自己八十一个兄弟全部召集了过来,组成了超级联军共同北上抵御炎黄联军,两方势力在逐鹿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激战——涿鹿之战。

三、

涿鹿之战伊始,炎黄部落并没有取得优势,反而被蚩尤打得节节败退,史书记载为“九战九不胜”,也就是双方打了九次,黄帝部落愣是没有赢一次。

作为首领的黄帝对此也很无奈,毕竟在兵力上比不过蚩尤,在对当地环境的熟悉程度上,黄帝也比不过蚩尤。

黄帝不会为失败找借口,只会为胜利找方法,为了克服对地形气候的不了解,黄帝族造出了用来辨认方向器械,这大大增加了炎黄部落的实力,最终九黎族战败,蚩尤被杀。

在此之后的九黎族与炎黄部落进行了融合,但也有一部分九黎族的民众去往了更远的地方生存,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史书上称之为——三苗。

正如《国语·郑注》所记载:

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

宋代之后,对于三苗后人也有着清晰的记载:

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

而在后来的时代发展下,蚩尤的后人并没有彻底灭绝,而是在边疆地区生存了下来,逐渐衍生出了四个姓氏——蚩姓、黎姓、邹姓、屠姓。

所以如果您是这四个姓氏之一,很可能就是蚩尤族的后人。

四、

蚩姓,是我国十分罕见的姓氏,我也没有遇到过一个这样姓氏的朋友,但这并不是说没有,根据《明伦汇编·氏族典》记载:蚩氏,蚩尤氏之后也。

如果您身边有这样姓氏的朋友,那几乎就能说,他是蚩尤族的后人。

黎姓,在现在非常常见,比如说曾被誉为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这个姓氏主要集中在广东和广西两省,在北方则很少。

在《百家姓》中,黎姓排名第262位,可以说也算是人口稍多的姓氏了。

邹姓,也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人口大约有450万,分布很散,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三省。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美男子是这个姓,他的名字叫邹忌。

屠姓,在中华姓氏排第238位,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四川、安徽等省份,这个姓氏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陌生,因为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便是姓屠,她的名字叫屠呦呦

此外,在姓氏中还有一个复姓,为邹屠,也是蚩尤的后代,不过现在几乎找不到姓这一复姓的人了。

正如《拾遗记·高辛》中记载:

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於邹屠之地,迁恶者於 有北之乡。后分为邹氏、屠氏 。

不过现在这一复姓已经几乎见不到了,《百家讲坛》的主讲者钱文忠就这样说过:

邹屠原来是个复姓,为蚩尤之后,我就这么查查查呀,到现在都查不到一个姓邹屠的。

五、

在我们的印象中总以为蚩尤邪恶的代表,也是这是不准确的,和炎帝、黄帝一样,他也是我们华夏族的始祖之一,只不过他败给了炎帝和黄帝,所以也就渐渐地被后人所遗忘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蚩尤被誉为兵主,也被誉为战神,更被称为蚩尤大帝,可以说,在远古时期,蚩尤所建立的文明,也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做了贡献。

如果你身边有这四个姓氏的朋友,不妨对他们说说蚩尤和他们姓氏背后的故事,想必他们一定会很感兴趣。

参考资料:

《明伦汇编》、《百家姓》、《国语》等。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不得不崇拜曹操的8大理由

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指出:“如爱尔维修所说的那样,每一个社会时代都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1]。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以战神而著称的蚩尤,是一个杰出的伟大人物。他的业绩和贡献,犹如划破夜空的雷鸣闪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蚩尤的伟大历史形象和蚩尤的真正历史地位,被歪曲了,被贬损了。这是对中国历史的践踏,是对历史科学的践踏,不利于民族团结。因此,我们必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以增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本文主要根据历史地位和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分析,力求作出料为全面、公正的评价。

一、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三个伟大始祖之一

由于原始社会阶段,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以致如今,中国的历史典籍,都只是根据历史传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黄帝时期。然而,在黄帝时,中华民族就有三个著名的伟大始祖,即黄帝、炎帝、蚩尤。但是,在我国历来的官方正统史中,一直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始君,后来炎帝也逐渐被确认。所以,这里我们着重谈谈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的问题。

首先,应当指出,蚩尤是中国苗族的先祖。因为如今的中国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原始社会末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远古的时候就生活着很多原始人类;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做“九黎”,以蚩尤为乎领。《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高诱注,都说蚩尤是九黎之君。他们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辛勤开拓,使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一跃而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并且最早进入中原。我党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写道:传说中的中国远古居民,“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2]在九黎部落进入中原之后,炎帝族也自西方牧进入中部地区,与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的冲突。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至涿鹿。后业,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展开了原始社会末期规模空前的部落大战——涿鹿大战。在战争初期,黄帝由于兵力不足,又对地形气候不了解和不习惯,因而“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3];后来黄帝族创制了指南车以识别方向;[4]并大大增添实力,[5]才转败为胜。最后双方决战于涿鹿,九黎被打败,其首领蚩尤也被擒杀。

九黎战败以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到尧、舜、禹时期,他们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这就是史书上说的“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三苗这种部落群体的发展,最后形成了部落酋长国。范文澜写道:“苗族被禹战败后,退出黄河流域,据战国时人说,三苗曾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一上大国。这个大国当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是许多部落的集合体,其中较大的是荆楚。”[6]所以,到商、周时期,“三苗”又被称为“荆楚”,有时也被称为“南蛮”后来,荆楚的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其中较先进的楚人,又被称为“荆蛮”。其后,荆蛮日渐强盛,发展成为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的主体居民和主体民族。

可见,九黎、三苗、南蛮、荆蛮、苗族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且都包括苗族先民,后者是前者的苗裔。《周书·吕刑》的“蚩尤对苗民制以刑”,《国语·郑注》的“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等记载,就已经显出“九黎”和“三苗”的亲缘关系。《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说,“有苗、九黎之后……居于西裔者三苗”等语,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后裔。“南蛮”则是被驱逐到长江以南地区的部分“三苗”的别称,而“荆蛮”则是商、周时期对两湖地区这部分“南蛮”的称谓。许多只书都认为,苗族和三苗有亲缘关系,例如:“苗人,古三苗之裔也”[7];“苗者,三苗之裔”[8];“考红苗蟠据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遗种也”[9]。这就使我们清楚看到了苗族族源的线索,九黎——三苗——南蛮(荆蛮)——苗族。就是说苗的先民是九黎,而蚩尤是九黎的首领,所以,苗族人民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

其次,蚩尤也是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祖先。五千年前,与黄帝同时代的九黎部落联盟,据史书记载,其成员中除了苗族以外,还有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过去史书的称谓,把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或称“南蛮”、“荆蛮”,那么就把我国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了。这就是说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迁徙过程中,包括南迁和西迁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着苗族的称谓。由此可见,这些演化出来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后裔,蚩尤亦当是他们的先祖。

再次,蚩尤也是我国羌族的先祖。《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现在的青海,西至现在的西藏,南至现在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现在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青族融合后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现在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作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当是羌族的先祖。

又再次,蚩尤也是汉族的先祖。范文澜同志写道:“远古时代,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经长时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有些逐渐融合了,有些发展起来”。[10]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称为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的初步基础。”[11]可见?衷诘暮鹤迦嗣裰幸彩敲缱宓暮笠帷M?保?诠糯?逵朊缱逭秸?校?椒?竦姆?玻?贾鸾サ乇蝗诤狭耍?纬闪嗣缱搴秃鹤逯?洌?阒杏形遥?抑杏心愕淖纯觥H纾涸诨频凼逼冢?熬爬枳寰?て诙氛?螅?徊糠直黄韧嘶啬戏剑?徊糠至粼诒狈剑?罄唇?⒗韫?徊糠直谎谆谱宸?瘢?轿髦苁被沽粲小?枳濉?拿?啤!?/span>[12]“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以养黎民,实际是用刑法强迫苗民黎民耕种来养活受教化的百姓。”[13]又如:陆次云《峒溪纤志》说:或者人捕获冯人妆奴隶,给他着上木靴再加木锁,一辈子也不得逃走。这就是说,把俘获对方民族的人当奴隶,以后便逐渐地融合在本民族中了。而且到春秋战国时期,“华族与居住在中国内部和四方的诸族因文化不同经常发生斗争,斗争的结果,华夏文化扩大了,中国也扩大了,到东周末年,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融合成一个华族 。”[14]显而易见,这次民族融合自然也包括着一部分苗族。既然苗族的一部分融合于华族,成为汉族的初步基础,以后又不断有一部分苗族融合于汉族之中,那么,九黎也应当是汉族的先民,九黎之君蚩尤亦应当是汉族的先祖,而不应把他排斥在黄帝、炎帝之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蚩尤不仅是苗族黎民族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而且也是汉族等其它民族的祖先,因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时期,黄帝、炎帝、蚩尤是同时代的三个伟大人物,是原始社会阶段部落联盟解体前黄帝时期的古代中国三大部落联盟的三个首领(即大酋长)和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

三、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伟大历史人物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历史人物当是黄帝、炎帝、蚩尤。而且,可以说黄帝、炎帝、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关于中国人民怀念黄帝、炎帝的情况,已有许多论、著的文章作了阐述,而对中国人民怀念蚩尤的情况则论述得很少。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中国人民长期怀念蚩尤的情况。

首先,在蚩尤死后,黄帝及其后代帝王都把蚩尤奉为“兵主”,视为“战神”来崇敬和缅怀。《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后世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戎’。”‘罗萍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戎”。《龙鱼河图》说:“灵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由此可见,蚩尤在九黎部落联盟战略被擒杀而死以后,黄帝及其族人们就将蚩尤的形象用来威吓天下八方,从而将蚩尤变成了自己的保护神,并对蚩尤加以崇敬和缅怀。

其次,苗族人民较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长期地怀念和祭祀。湘西、黔东北的苗族祭祀时,须杀猪供奉“剖尤”,并传说“剖尤”是远古时代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剖”,按湘西苗语意为公公,“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之意。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人民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鬼疫”的习俗,装扮“枫神”的人打扮得十分威武;这位令人敬畏的“枫神”就是蚩尤的化身,这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进为枫木”的传说有关。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枫木歌》,歌中唱词的含义也是把蚩作为苗族的始祖来看待和怀念。川南、黔西北一带还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再次,汉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民间传说,一直在说蚩尤是一位长期受人怀念的历史人物。《苏氏演义》说:“冀州人把蚩尤称为神,民间人常作戏;齐魏之间,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汉武帝时,太原人还为蚩尤立祠;。现在,河北省涿鹿县仍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祠、蚩尤庙等,深绶当地人民的怀念和祭祀。

此外,瑶族、黎族、畲族、羌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不同程度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把他用为伟大的历史人物传颂着、纪念着。

可见,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伟大历史人物。

四、摒除错误的思想观点,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蚩尤的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与黄帝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然而,几千年来,蚩尤的伟大形象和地位却被严重地歪曲了,贬损了。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应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以增强中国历史的科学性,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正如华岗同志所说:“现在我们所最需要的对于中国历史中某些部分姆?福?褪且?峋稣驹谌嗣窳⒊。?研矶啾煌崆?睦?芳右员缰ぃ?指蠢?肥率档恼婷婺俊0牙?反拥弁酢⒐笞濉⒕?А⒌刂鳌⒎ㄎ魉沟俚群妊?艴镏?陆夥懦隼矗?顾?晌?愦笕嗣竦睦?贰?/span>[16]

但是,多年来有几种错误的思想观点,严重地阻碍了对蚩尤问题的拨乱反正。为了摒除错误的思想观点,以便能较顺利地给蚩尤正名,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对这几种错误的思想观点加以辩析。

有一种观点是,以胜败论英雄,或曰“胜败英雄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因袭着“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老观点。他们认为在涿鹿之战中蚩尤是败者,所以,应该纳入“判逆者”之列,而不应该作为我们的始祖。很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站不住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是不能唯胜败论英雄的。如果我们的史书只写胜乾,而把败者从史书中抹去,那么,这种史书将是残缺的,不科学的。历史应是对过去时代的历史事实的记载和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的任务,在于发现和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历史发展的过程,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提高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的水平。黄帝、炎帝、蚩尤是古代中国三大部落联腽的三个大酋长,这是历史事实,是不能抹杀的。如果说对败者就一概从史书中抹去,不予承认,那么,对炎帝将如何对待呢?因为“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统率以熊、罴、貌、貅、虎为图腾的各族打败炎帝。”[17]可见,炎帝在古代部落战争中也是败者。难道我们能因为炎帝是失败者而不承认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吗?显然不能。所以,同样也不能因为蚩尤是败者而不承认他是我们的始祖。同时,我们还应当指出,如果按照以胜地败论英雄的观点来写历史,来取舍人物,那么,从秦朝的陈胜、吴广,汉朝的张角,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洪秀全、杨秀清等,便能不能称为历史人物,都不能写进历史。这岂不是与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吗?!现在,我们的《中国通史》,既然已经把上述人物作为历史人物写进了历史,那么,为什么不承认蚩尤是历史人物并写进历史呢?

又一种观点是,强调以正史为依据,或曰“唯正史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正统史书上没有写蚩尤,没有肯定。其实,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因为中国过去的所谓正统史,实际上就是官方史,不仅真伪混淆。而且常常以伪造的压倒真实的,很需要重新写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学问,待整理者甚多,既如历史,就须另编一部。所以,现在我们编写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就不能强调只以所谓的正史为依据,而应注意运用野史史料和历史传说。华岗同志在《中国通史的翻案》一书中说:“在进行中国历史的翻案工作时,除了端正自己的立场与思想方法以外,还应特别注意运用野史史料。因为正象鲁迅先生所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就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窨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18]可见,不论野史或杂记,其真实性,都远非正史所能及。因此,我们不应轻视野史、杂记和历史传说、文集诗词等史料史实,不庆持唯正史论的态度。同进,在中国史学问题上,在不唯正史论,不唯正上,不唯书,要唯实,并对中国历史进行某些部分的翻案工作方面,郭沫若同志已经为我们带头了,他所著的《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屈原研究》、《十批判书》等就是证明。所以,那种只强调以正史为依据的观点是片面的,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示的,因而庆当予以纠正。至于蚩尤问题,其实正史、野史、杂记、诗歌、历史传说等都有记载和论述。《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和《史记正义》,都谈论到蚩尤。不过,由于受到史系南拗坪偷笔闭?蔚南拗疲?蚨?皇抵?省⒈崴鹬?饩佣唷H欢?笆贰⒃蛹恰⑹?琛⒗?反?担?蚨则坑嚷塾岩耆?亩唷O衷冢?颐堑娜挝窬褪羌纫?凑?罚?忠?ü?笆贰⒃蛹呛臀囊丈丝诘牟沃ぃ岷峡脊抛柿系挠≈ぃ?哉?纷鞅匾?牟钩浜投┱?渲邪?ɑ指打坑鹊睦?啡宋镄蜗蠛腿啡向坑鹊氖甲娴匚唬?怪?晌?攀贰⒖蒲?贰?/span>

再一种观点是,漠视蚩尤问题,或曰“漠视论”。持此种观占为的人认为,提出蚩尤问题,为蚩尤平反正名是小题大做,因而对蚩尤问题抱着冷漠的态度。我们认为,这咱态度是很不妥当的、很不可取的。应当提出,蚩尤问题决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大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我们决不可以淡漠视之。为了说明蚩尤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不得在这里谈谈近期发生的一些有关的情况。其一,据悉,1995年3月,在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上,陆镇藩、龙明伍等代表,提出关于“请中史通知有关部门,不要再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词取代宪法规定的‘中国各民族’一词的提法,以利民族团结”的建议案。1995年6月,中内宣传部办公厅函复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民族传统。我部历来按照宪法的规定,要求宣传系统单位正确地使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繁荣的规范用语。受中内委托,由我部召开的乎都主要新闻单位通气会上,部领导曾多次向新闻单位提出,不要使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等类似的不规范用语。”[19]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我国少数民族不赞成使用“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提法呢?这难道不是与没有承认蚩尤的始祖地位有关吗?其三,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首届炎黄蚩三始祖文化研讨会,1995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涿鹿县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48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8篇。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涿鹿县等共同主办。“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涿鹿县是众多史籍记载炎帝、黄帝、蚩尤相征战的汲涿鹿、阪泉所在地,蚩尤应同炎黄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两岸学者共同认为,应加强三祖研究和涿鹿考古,促进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团结。”[20]其三,据《扬子晚报》1995年7月25日报道,《南博发掘阜宁陆庄遗址,首次解开蚩尤部族良渚文化消失的千古之谜》,报道说:“我国古代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良渚文化4200年前突然在太湖地区消失,成为考古学界的“千古之谜”,南京博物馆在阜宁县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在江淮地区发展良渚语文化遗存,探明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消失后由南向北迁徙,从而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报道还说,这一发现还“对研究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史记》记载,在公元前21世纪之前,良渚文化部族首领蚩尤曾与轩辕黄帝发生一场大战——‘涿鹿’之战。……这一发掘,印片了蚩尤部族的北上,使考古学界对江淮东部地区古文化类型有了新的认识。”以上情况说明,提出蚩尤问题,为蚩尤平反正名,是有根据的、有道理的、有意义的,决不是什么小题大做。所以,我们蚩尤问题不应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冷漠态度。据悉,正因为如此,老红军、部队作家陈靖将军,曾于1994年11月和1995年2月,分别致信上级同志,建议为蚩尤平反正名。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至今仍无大的进展。

为了较快地弄清蚩尤问题的真相,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允对蚩尤的历史人物形象和历史地位作出正确的评价,我们建议:请中央责成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力争在本世纪内作出结论,以便为蚩尤平反正名,恢复蚩尤的始祖地位。我们深信,这件事做好了,那将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总之,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三个伟大始祖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伟大历史人物。我们应当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以增进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为什么民国以前中国国号都是一个字?

1、大气。

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

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

这实在是一种“大气”。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

曹操的气质,正是一种“大气”,一种将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置之度外的豁达大度,一种我行我素、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

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

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

哪怕是信手拈来,嘻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

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

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这种悲凉,除如刘勰所说,是“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慨而多气也”外,与曹操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也不无关系。

曹操毕竟是乱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

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点终极关怀的意味的。

也许,正是这种对宇宙人生的透彻了悟,使曹操自始自终都能够以笑容面对艰难困苦和曲折坎坷。

如果去读《三国志?武帝纪》,我们就会发现,笑、笑曰、太祖大笑这些字眼,竟会频频出现。

当然,曹操的笑是各种各样的。

有放声大笑,开怀大笑,也有自我调侃的苦笑、嘲笑,还有讥笑、冷笑,甚至是充满杀机的冷笑。

然而曹操始终在笑。

曹操也哭。

他的战友去世,他的朋友去世,他的亲人去世,也会嚎啕大哭。

但如果是做错了事情,打了败仗、遭到人家的羞辱,曹操绝对不会哭,他一定是笑。

因为曹操豁达开朗大气磅礴,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

2、可爱

曹操是很可爱的。

生活中的曹操常常穿薄绸做的衣裳,腰里挂一个皮制的腰包,用来装手巾之类的零碎东西,有时还戴着丝绸制的便帽去会见宾客。

与人交谈时,也没什么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说道高兴处,笑弯了腰,一头埋进杯盘之中,弄得帽子上都是汤汤水水。

这些细节,是一部对曹操不太友好的《曹瞒传》告诉我们的,其本意是要给曹操扣上“佻易无威重”(轻俘)的帽子。

然而我从中读出的,却是曹操的率真风趣、洒脱随和。

曹操确实风趣。

他喜欢开玩笑,常常正经事也用开玩笑话说。

据《三国志?毛玠传》,建安十七年机构改革时,有人要求裁并东曹,其意在排挤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东曹掾毛玠。

曹操的回答却很幽默。

他说,日出东方,月盛于东。

东西,东西,人们总是先说东而后说西,为什么要裁并东曹呢?结果,被裁并的是西曹。

这就既改革了机构,又保护了毛玠。

战场上的曹操也很可爱。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时,和韩遂在战场上约见。

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出场,都争先恐后伸长了脖子要看他。

曹操便大声说:你们是想看曹操吧?告诉你们,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只嘴,只不过多了点智慧!这话说得很实在,也很可爱,还很洒脱。

作为朋友的曹操更可爱。

曹操喜欢开玩笑,也喜欢会开玩笑的朋友。

太尉桥玄是最早赏识曹操的人,和曹操算是“忘年交”。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在祭祀桥玄的文章里就讲了一句笑话,说当年桥老曾和他“从容约誓”:我死以后,路过我的坟墓,如果不拿一斗酒和一只鸡来祭一祭,车过三步,你肚子疼起来可别怪我。

这就比那些官样文章的悼词可爱得多,情感也真实得多。

3、说真话

曹操最可爱同时也最遭人嫉狠之处是他说真话。

本来,搞政治斗争,在官场上混,是难免要讲些话的,至少要讲官场套话,何况曹操是“奸雄”。

但只要有可能,他就讲真话,或讲得像真话,不做官样文章。

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原本是一篇及其重要的政治文告,称得上“政治纲领”四个字的,却写得实实在在,明明白白,通篇大白话,一点官腔都没有。

曹操实在是聪明。

在一个都说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

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西洋镜就拆穿了,讲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

当然,曹操这样说,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 *** 讲真话,说实话。

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心,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得很自然,不露马脚。

甚至哪怕是说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的话,或者是把话藏在真话的后面,也讲得坦荡, 讲得流畅,讲得理直气壮。

可以说,曹操这个家伙,就连撒起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谎。

4、宽容。

曹操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但也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很多与他为敌的人、背叛他的人,他都放过了。

魏种,原本是曹操最信任的人。

张邈反叛时,许多人倒戈跟随了张邈,曹操却十分自信地说:只有魏种是不会背叛我的。

谁知魏种也跟着张邈跑了,气得曹操咬牙切齿:好你个魏种!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得你!但当魏种果然被俘时,曹操却叹了一口气说:魏种是个人才啊!又任命他去当河内太守。

毕湛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被张邈扣押,曹操便对他说:令堂大人在张邈那里,你还是到他那里去吧!毕湛跪下磕头,说自己没有异心,感动得曹操流下眼泪。

谁知毕湛一转身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背叛曹操投奔了张邈。

后来,毕湛被俘,大家都认为他这回必死无疑。

谁知曹操却说:尽孝的人能不尽忠吗?这正是我的到处要找的人啊!不仅不治毕湛的罪,还让他到孔夫子的老家曲阜去做了鲁国相。

这两件事,都记载在《三国志武帝纪》正文,也应该可信。

甚至对于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曹操也很看重当年的情谊。

陈宫和曹操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曹操出任兖州牧,就是陈宫的功劳。

后来陈宫死心塌地地帮吕布打曹操,被俘以后,也死不肯投降。

曹操便叫着他的字说:公台,你死了不要紧,你的老母亲可怎么办呀!陈宫长叹一声说:陈某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是死是活,全在明公您了。

曹操又问: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呢?陈宫又说: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后,老婆孩子是死是活,也由者明公看着 办了。

说完,头也不回,昂首就刑。

曹操流着眼泪,为他送行。

陈宫死后,曹操赡养了他的老母,还帮着把他女儿嫁了,对他们家比当初是朋友时还要好。

《三国志》里面,没有陈宫的传,这是记载在《吕布传》里的。

裴松之注引《典略》,则说得更详细。

5、英雄无奈是多情

曹操是儿女情长的人。

曹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享受天伦的时间不多,因此对家人的感情特别珍惜。

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临终前还说过这样的话。

他说:我一生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惟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

子修就是曹昂,是曹操的长子。

曹昂的生母刘夫人早逝,便由没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抚育,丁夫人也视为己出。

后来曹昂阵亡,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又常常哭着骂着数落曹操:把我儿子杀了你也不管。

曹操一烦,便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因此去世前有这样的说法。

其实曹操还是做过努力的。

他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动都不动,理都不理。

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

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

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分手。

以曹操脾气之暴躁,为人之凶狠,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

何况曹操还让丁夫人改嫁,不让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她父母也不敢。

6、改革家

曹操和诸葛亮一样,既是新秩序的建设者,又是旧制度的改革者。

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说,曹操在北方,诸葛亮在蜀国,都“革去了一些东汉的恶政”。

在我看来,曹操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在于他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

这个新秩序从阶级关系讲,是庶族的;从意识形态讲,是法家的。

因此,它和曹操这个人一样,也是要打折扣的。

因为历史证明,最适合帝国的统治阶级,就是庶族地主;最适合帝国的意识形态,却不是法家思想。

隋唐以后的政治路线,既不是袁绍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

但这只能在经过了魏晋南北朝369年试错之后才能实现,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士族也有历史的必然。

曹操既超前又失误,岂能不败?

7、古今罕见的旷世奇才

千百年来,曹操可能是被议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至今仍然有人为他争论不休,可谓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

但是,没有一个人质疑曹操的才干。

曹操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大军事家。

曹操的兵法韬略,堪比韩信、白起,故有“谈兵者无过孙武,用兵者无过韩信、曹公”之说(见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且自创兵法,写下《孟德新书》,批注《孙子兵法》,可谓文武兼备,理论结合实战。

除此之外,曹操更是政治家、谋略家、文学家,建安“三曹七子”之首,其叱咤风云、临险不惊的军事才干,气壮山河、舍我其谁的政治抱负,直抒情怀、气魄雄伟的诗词文赋等等,千古以来,除了 *** 之外,少有其匹。

即便是不喜欢曹操的文人,也不得不承认“曹公兵机智算,殆难与敌,故能肇迹开基,居中作相,实有英雄之才矣”(虞世南语。

见《唐文拾遗》卷十三);即使是他的敌人诸葛亮、刘备也不得不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先帝每称操为能”(见《出师表》);而伟大领袖 *** 更是坦言:“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鲁迅先生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8、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人才

《三国志》评价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后人誉其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双全、文艺兼亥之人。

曹操的才能多种多样,《三国志》记载“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

除了是文学大师,曹操还是一代书法家,在音乐上也是造诣极深。

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无不赞其书作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论。”之大美。

汉朝末期,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有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

南朝的书法评论家梁瘐肩在其《书品》中,把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作上、中、下,共九品;他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

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玉灌,按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把它们划分为神、妙、能三类:杰立特出者为神,运用精美者为妙,离俗不谬者为能;他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的书法作品为妙品。

由此看来,曹操的书法作品虽不能列为神品、上品,但在全国名书法家中是数得着的。

按理说,他也是个书法大家。

张华《博物志》说:“恒谭、蔡邕善音乐,……太祖皆与埒能。”,这说明曹操所具有的音乐才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曹操喜爱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

他喜爱的是何种音乐呢?据说他不喜欢呆扳、少变化的雅乐,而喜爱形式多变、活泼生动、各具特色的俗乐:即一人领唱,三人和唱,或一人吹管、一人弹弦,一人打节拍,同时主唱……“魏武帝尤好之”;这种清新、悦耳,摇曳多变的音乐, *** 了曹操的创作欲望。

因而,“曹操创制了大量俗乐歌辞,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俗乐歌辞的文人诗人”。

凭曹操的音乐才能及作歌辞的质与量,我们称他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当之无愧的!

曹操一生创作颇丰:明代胡应麟在《诗薮·杂编》中说:“自汉而下,文章之富,无出魏武者。

集至三十卷,又《逸集》十卷,《新集》十卷,古今文集繁富当首于此。” 据有关考证说,“后代流传的曹操著作有十九种之多。”,“曹操创作的数量雄视一代,因而充分发挥了震烁、影响一代的作用”。

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吗?

这个问题总有人关注,那么久一个一个说,几年前也有人总结过。每个朝代不尽相同,但是为什么都是一个字?甚至连一些少数民族都争相效仿,主要原因是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的背景、经历甚至文化水平,封地,爵位,官位有很大的关系。

从头往下缕

夏:据传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称其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於周原(今陜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镐(今陜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朝代两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其中汉高祖刘邦曾被封为汉王,故而其国号为汉。晋、隋、唐、宋几乎都是仿汉。

晋:司马昭发兵攻蜀后,被当时魏帝封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取其父爵号“晋”为国号。

隋: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后改为“隋”。

唐:可以说和隋的国号由来如出一辙,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反隋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立国,遂以“唐”为国号。

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前,做过五代后周归德节度使,常驻扎于宋州,其称帝后以“宋”为国号。

元:元的建立者是蒙古人,其祖上在我们当时的汉人看来那都是放马为生的,属于下三类,要从其祖上找个又光荣又体面的封号做国号,那是相当滴难。只有搬书一条路可走,于是忽必烈翻来翻去翻到《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这一句时,觉得挺靠谱儿,拍板儿定国号为“元”。

明:明朝的朱老八做皇帝以前讨过饭、做过和尚,最后才抄家伙走上革命道路,文化水平可想而之,想想其祖上也都是“超级赤贫”,实在拿不出手。因其造反时曾经加入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红巾军中多白莲教徒,首领韩林儿又称“小明王”,这个“明”就和《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有关。立国后遂以“明”为国号

清:清朝入关前原为“金”国,而明朝之“明”五行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皇太极当家后把其老爸定的国号“金”改为“清”,族名都改为了“满族”,“满清”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希望最后能灭掉明。后来入关后继承了原来的国号“清”。

象其他的少数民族王朝辽、金啊,都是取的金属名字之意,“辽”的本意是镔铁的意思,女真为了灭辽,取其国号“金”,比镔铁牛逼,先从气势上压倒敌人。

还有很著名的三国

魏蜀吴

曹魏的“魏”来自曹操占领的一个叫“魏郡”的地方,这个魏郡的治所在邺城,而邺城原来是袁绍的幕府所在地。曹操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后,占领了邺城,把邺城当作了自己的统治中心。可能曹操认为占领邺城是自己一生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所以便有意突出邺城的地位,那么魏郡的政治地位也相应地被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魏郡是曹操的福地,于是曹操便把“魏”当成了他的政治代码了。后来,汉献帝策封曹操为魏公、魏王,都是曹操这个想法的反映。最后,曹丕代汉称帝,“魏”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国家的国号。

蜀汉的“蜀”本来不是这个国家的国号,但后人为了记忆方便,便以这个蜀字代替。这个国家的创始人刘备是汉代皇室的后代,汉代灭亡以后,刘备自然成了汉代的延续,所以这个国家自然继续叫“汉”,也就是“西汉”“东汉”之后的“汉”。当时,刘备的这个就是直接叫“汉”,并不是“蜀汉”,更不是“蜀”。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在刘备部队的旗子上直接写上“蜀”字,那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的。当然,刘备的这个当时就有人叫它“蜀”,那是曹魏和东吴方面。这是他们对另一个不承认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影响刘备对自己是“汉”的认可。后来,史学家陈寿在著作《三国志》时,为了区别于西汉和东汉,就将这个国家命名为“蜀”。此后,这个被人们叫做蜀汉,以区别于历史上的若干个“汉”。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的本来名称是叫“汉”,就一个字,而不是“蜀汉”,更不是“蜀”。

孙吴的“吴”来自他们国家的发源地“吴郡”的“吴县”,这个“吴县”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孙策在扫平江东的时候,吴县曾是他的政治中心,而且直到后来,吴县一直是孙权的幕府所在地。所以,孙氏便以这个地名为其国号,叫做“吴”。至于“孙吴”,那是后人为区别于历史上的一系列“吴”而叫的,历史上的这个只叫“吴”,而不是“孙吴”。

还有什么五代十国啊,各种后 都是延续原来历史上存在的。

夏朝以前是什么

是的,。《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文武百官东巡琅玡(今山东胶南琅玡镇)“齐人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数千童男女求之。”秦始皇同意了徐福的请求,派他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入海寻求长生不老药。

同书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来到琅玡,再次见到徐福,“徐福等人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谎言,第二次派徐福入海药,这次配备了强弩射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记载了新的情况。将军伍被与淮南王刘安谈论徐福入海药这件事,书中记载徐福对秦始皇说:“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然。汝何求?曰:愿求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徐福以谎言欺骗秦始皇,“秦始皇大悦,遣振男女三干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是说徐福最后一次入海的事,虽然与先前记载不同,但司马迁也作了如实的记载。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和《伍被传》都记载了徐福入海药事,大体和《史记》的记载相同,只是徐福所去的平原广泽改为平原大泽。

《史记·秦始皇本纪》是根据秦代档案材料写成的。司马迁距徐福时代只有八九十年,他曾作为太史,跟随汉武帝到过徐福从事活动的琅玡、芝罘、黄县等地方。司马迁记载的伍被谈话中提到的徐福东渡,伍被是西汉初年人,为《淮南子》一书的主要撰稿人,其父母与徐福是同时代的人。伍被与刘安谈话时,其父母尚健在。司马迁关于徐福东渡的记载是可信的。

晋代成书的《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吴大帝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有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冶人入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徐福所去的地方又成了澶洲。(澶也写作亶)。夷洲即今日的台湾,澶洲在夷洲以远,像是今日的日本。

南北朝时刘宋人范晔撰《后汉书·东夷传》中也记载了《三国志》中那一段文字,范哗将其列在倭国以后,似乎是指日本。

《隋书·倭国传》记载:“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遣文林郎裴世清出使倭国,度百济,行至竹岛(今韩国全罗南道珍岛西南之小岛),南望眈罗国(今韩国济州岛),经都斯麻国(今日本对马岛),迥在大海中,又东至一支国(今日本壹岐岛),又至竹斯国(今日本紫筑)。又东至秦王国,其人同于华夏,以为夷洲,疑不能明也。”这里说的秦王国,好像是指的徐福所建立之国。这个地方是今日日本的什么地方,日本学者看法不一:有的以为是广岛县的安艺志严岛,有的以为是山口县周防,有的以为是山阴西部秦氏之住地。

最早明确记载徐福到了日本的是五代后周义楚和尚撰写的《义楚六帖》。该书记载:“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与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义楚有友人日本宽辅和尚,这些事可能是宽辅告知的。

到了宋代,史学家、文学家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文集中,都有一首《日本刀歌》,写道:“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药淹留童老;百工五谷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也写明徐福是到了日本。

元代人就知道日本熊野有徐福祠。元代诗人吴莱《听客话熊野徐福庙》诗:“大瀛海岸古纪州,山石万仞插海流。徐福求仙仍得死,紫芝老尽令人愁。”

明代记载徐福东渡日本的书籍很多。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召见日本高僧绝海中津,他们一唱一和各写了一首诗。绝海中津的诗:“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只因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朱元璋和诗:“熊野峰前血食祠,松根琥珀亦应肥;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诗中写明日本熊野山前有徐福祠。明人著作中提到徐福到达日本的有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刘仲达《刘氏鸿书》等。

清代我国驻日本外交官黄遵宪、黎庶昌、薛福成等都曾参观过日本的徐福墓、徐福祠,并撰写诗文记载了这些事。

本世纪初,中日韩学者对秦汉史和海上交通史作了大量的研究。人们根据地下文物考古资料旁征博引,对徐福是否到了日本,大致作了肯定。吕思勉、范文澜、吕振羽、顾颉刚、杨宽等在著作中都对徐福求仙事作了叙述和评论。马非百《秦集史》中还为徐福作了传记。翦伯赞在《秦汉史》一书中说:“徐福等入海寻三神山,正是当时滨海一带的商人,企图打通与日本诸岛之商业通路。”

但是,也有人怀疑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他们认为:汉唐时代的史书对徐福东渡的去向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五代、宋代人倒写明日本呢?而且越到后来越具体,这使人怀疑其真实性。日本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记》也没有记载,后者引用《史记》、《汉书》、《三国志》颇多,唯独没引徐福东渡事。唐代来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很多,也都没提及此事。(严绍《徐福东渡的史实与传闻》),载《文史知识》1982年第9期)

五十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徐福东渡作了调查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香港1950年出版的大陆去台学者卫挺生《徐福入日本建国考》一书,17年在日本被译成日文出版,书名为《神武天皇——徐福传说之谜》,副标题为《神武天皇即徐福》。日本新宫市徐福会已故会长仲田玄著《徐福之建国及其思想》一书也指出:徐福是“日本民族之开国始祖。”台湾学者彭双松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多次去日本调查徐福遗迹和传说,出版《徐福即神武天皇》、《徐福研究》等多部专著。(彭双松《徐福研究》台湾苗栗富蕙图书出版社年版,《徐福即神武天皇》同上出版社13年版)

在日本方面,相当于我国的宋元时代,日本熊野就有了徐福祠、徐福墓。中国南宋的最后一年,即公元1279年,中国名僧祖元禅师去日本,他献给徐福墓的诗:“先生药未曾回,故国山河几度埃;今日一香聊远寄,老僧亦为避秦来。”

日本最早记载徐福传说的是《神皇正统记》,为公元1339年北亲房所撰。徐福到日本的口头传说则大大早于文字记载。日本醍醐天皇延长五年(公元928年),日本僧人宽辅在五代后周来中国,即与义楚和尚谈及徐福去日本药之事。以后日本书籍记载徐福东渡日本之事的有松下见林《异称日本传》、林罗山的《林罗山文集》、新井君美《同文通考》、野畸左文《日本名胜地志》、高谷濑夫《日本史》等。《佐贺市文物》记载:金立神社保存一幅《徐福渡海缘起图》,系正保五年(公元1648年),由当地著名画家绘制后奉献给神社的。

徐福墓和徐福祠都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町的那智神社,也叫夫须美神社。夫须美就是“福住”的谐音,福住就是徐福的住所。新宫市过去曾名徐福町,现在新宫市区到处可见以徐福命名的商店。据日本人民传说,徐福当年在这里居住,从中国带来了种桑、养蚕、纺织、、种稻、制造金属工具等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中国文化。他受到日本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农神(司耕神)、蚕桑神(纺织神)、医药神(药王)。新宫市官员、社会贤达及各界市民于1915年成立徐福保存会。1931年成立徐福事迹显彰会,每年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1955年成立徐福会,每年举办徐福墓前祭。除当地市民外,日本各地专程前来参加的人数及海外华人等多达万人以上。1982年9月1日,该市还建碑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1994年,该市还建立了徐福公园。

佐贺县也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这里还有徐福登陆处。佐贺市在昭和五年(1930年)和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分别举行了两次徐福大祭,是佐贺历史上的最大祭典。京都府与谢郡的大名神社也是祭祀徐福的。日本山梨、热田、广岛、青森、秋田、爱知等县都有徐福传说和遗迹。在日本,徐福的遗迹多达100多处。日本谦光社于昭和五十四年(19年)出版山本纪纲《徐福东来说考》《徐福的风俗信仰在日本生根》等专著。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徐福问题的研究已相当重视。目前从事徐福研究的人员,已不仅限于中、日、韩三国,而且扩大到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地区,今年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

1985年以来,江苏连云港、苏州市,山东龙口、胶南,河北,浙江等地先后成立了徐福研究会、徐福千童会。1993年,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徐福会也先后在北京成立。连云港市、龙口市、胶南市、苏州市、河北盐山先后多次召开徐福东渡学术研究会,出版了20余本论文集和专著,国家级及省级报刊发表徐福研究报道及文章五百余篇。龙口市连续举办了九届徐福故里文化节,连云港市赣榆县还多次举办徐福文化节,吸收经济、文化、社会各界中外人士参加,成了盛大的招商引资的大型会议。

香港在五十年代即成立了徐福会,台湾也成立了徐氏宗亲会。韩国济州岛也早已成立了徐福会。日本佐贺县、和歌山县新宫市、东京都、大阪府、山梨县等也先后成立了徐福会或徐福研究会,日本国徐福会也于1991年在东京成立,他们也出版了几十本徐福研究专著和各种会刊。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于19年10月派出代表团访问日本、韩国的徐福遗迹。山东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大型歌剧《徐福》,获得了国家文化部“文华奖”。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徐福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战国时期和秦代起,中日两个民族就开始了各种交往。历史上日本的经济、文化方面,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徐福东渡的传说,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而产生的。

徐福东渡是涉及历史、考古、民间文学、民俗、宗教、民族、航海和中外交往等多学科的重大课题,已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广泛深人地研究徐福和徐福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团结,加强友谊,促进共同发展提高,是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徐福在中日韩文化交流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日本、韩国都是中国文化圈的成员之一,今日的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中国文化的遗存仍然十分厚重。而在中日韩文化交流史上,徐福是一位先驱者。日本的一部分人,把徐福奉为祖神,自认是奉代中国移民的后代。

直到今天,徐福仍是连结中日韩三国特别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一条纽带。随着中日韩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这条纽带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研究徐福和徐福文化,继承和发扬其中有价值的历史遗产,也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日韩等东亚各国和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安作璋《关于“徐福文化”的思索》,收入《徐福文化集成·徐福文化的思索》,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朝代的顺序表是什么?最好是口诀

问题一:请问夏朝之前是什么 夏朝以前,被一些古人称为“虞朝”。比如尚书,就有虞书。虞这个名字起得不好,因为当时是部落联盟,比如尧,是唐部落的首领,被推举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而舜是虞部落的首领,被称为虞舜。而禹是夏部落的首领,被称为“夏禹”。所以,如果非要起个名字,炎黄部落联盟,也应该起一个别的名字,而不该取其中的一个部落的名字。

关于虞朝,在史记以前的许叮书里都有记载,比如诗经、尚书、春秋等等。据现代史学家考证,这个朝代,或者说部落联盟,有9位君主,也就是黄帝、炎帝、帝喾、颛顼、神农、尧舜禹等。这个部落联盟,基本活动在今天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

由于史记仅仅提到一点虞朝,所以后代就很少提及,但学历史的人,一般都会知道有这么个说。近代有位学者叫顾颉刚,写了一本关于虞朝的书。但是中国大陆现在讲的历史,大多出自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通史中没有提到虞朝。中国 *** 对于关于虞朝的书,就明令禁止。

问题二: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那之前没有朝代了,正史记载夏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这之前貌似叫“部落时代”吧――由部落联盟掌权,以联盟首领为首,最著名的就是最后三代首领――尧舜禹,禹之子启接任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由“众天下”(?)变为“家天下”,夏朝建立,启则成为了夏朝的第一个王,一般是这样认为的,也有禹才是夏朝第一个王的说法

问题三:中国古代夏朝 之前 所谓的朝代叫什么 虞朝(约公元前36世纪-约前21世纪),又称黄帝王朝,中国历史上一个可能存在过数千年的王朝,在夏朝之前。启是虞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 。

问题四:夏朝以前是什么朝代阿 夏朝以前没有朝代,夏启是第一个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人。

问题五:在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这些年夏朝不存在的论述很流行,你问不到答案的,要不是挖到了殷墟,商朝都被人说不存在的........

呵呵,在那些人眼里:古希腊万岁万岁万万岁!古希腊是现代文明的起源,是最先进的文明.....可惜在我看来,存在证据都不如夏朝有说服力....

问题六: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详解夏朝之前的历史 夏朝之前没有朝代,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

问题七:夏朝是半神话时代吗 夏朝之前是什么时代 由于没有考古学证据能充分佐证史籍,所以夏王朝的存在还处于传说。

夏朝之前属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问题八:夏朝之前还有什么朝代, 史学家称夏商周之前还有虞朝 存在时间近二千年

据《学术月刊》第2期刊文称,历史学家对夏商周之前是否有虞朝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较普遍的意见认为,夏商周之前没有虞朝。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以舜(有虞氏)来说,在位仅五十年,这作为一个朝代而言,是难以成立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虞朝是古代史中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韩非子?显学》载:“虞夏二千余岁”。按此说法,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五十年。另外,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则不能不承认有虞氏是一个朝代。

虞朝之说

《河北学刊》2002年第一期刊发王树民同志的学术论文,《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朝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经查最新的永济地方志,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蒲州知府事赢杜崧年《续补永丁县志序》上首句就是:“蒲坂自虞帝以来经天纬地之人,历代层见迭出,昭著史册,目河中为人文之蔽”。既然称说虞帝,可见认为就是一个朝代。中国封建王朝一代最长的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隶社会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据此,王树民同志“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的观点,完全可以成立。

虞朝之说的论点如果确立、确认,那么中国的历史通称就要改变。“中国上下五千年”就要改为“中国上下六千年”,“五千年华夏文明”就要改为“六千年华夏文明”。如果如此,那么,永济历史的现今的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问题九:夏朝前面是什么朝? 夏朝之前是部落时代,没有形成朝代和国家。

传说时代是指依靠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口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到后来才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传说时代里有许多著名人物,如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帝喾、尧、舜、禹等,他们常处于半神半人状态,应是当时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中国古代传说里尽管有后人不断加工的成份和神话内容,也有后人的臆想和迷信,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接近于历史真实的。

问题十:夏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先秦诸子的记载 三皇五帝 虞夏商周 夏朝前面的朝代是虞朝。

但是从考古学发现有证据可考的中国历史是商朝,商之前的历史目前还没有确凿的 实物证据,只存在于史书和记载中。

谢安的历代评价

顺序口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扩展资料: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建立,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东晋南朝人口南迁资料

时人语:大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王坦之),盛德日新郗嘉宾(郗超)。

桓彝: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承)。

王蒙:此客亹亹,为来逼人。

权翼:谢安、桓冲,江表伟才,可谓晋有人焉。

王献之: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风,道誉洋溢。弱冠遐栖,则契齐箕皓;应运释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载宣威灵,强猾消殄。功勋既融,投韍高让。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考其潜跃始终,事情缱绻,实大晋之俊辅,义笃於曩臣矣。

王俭: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 窦臮:博哉四庾,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能事雅量,末归安石。至夫蕴虚静,善草正。方圆自穷,礼法拘性。犹恒德之仁智,应物之龟镜。恨其心惧景兴(郗超),书轻子敬(王献之)。塞盟津而捧土,损智力有余病。

房玄龄:① 建元之后,时政多虞,巨猾陆梁,权臣横恣。其有兼将相于中外,系存亡于社稷,负扆资之以端拱,凿井赖之以晏安者,其惟谢氏乎!文靖始居尘外,高谢人间,啸咏山林,浮泛江海,当此之时,萧然有陵霞之致。暨于褫薜萝而袭朱组,去衡泌而践丹墀,庶绩于是用康,彝伦以之载穆。苻坚百万之众已瞰吴江,桓温九五之心将移晋鼎,衣冠易虑,远迩崩心。从容而杜奸谋,宴衎而清群寇,宸居获太山之固,惟扬去累卵之危,斯为盛矣。然激繁会于期服之辰,敦一欢于百金之费,废礼于偷薄之俗,崇侈于耕战之秋,虽欲混哀乐而同归,齐奢俭于一致,而不知颓风已扇,雅道日沦,国之仪刑,岂期若是! ② 太保沈浮,旷若虚舟。任高百辟,情惟一丘...为龙为光,或卿或将。

李白: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余知古:温(桓温)在镇三十年,参佐习凿齿、袁宏、谢安、王坦之、孙盛、孟嘉、王珣、罗友、郗超、伏滔、谢奕、顾恺之、王子猷(王徽之)、谢玄、罗含、范汪、郝隆、车胤、韩康等,皆海内奇士,伏其知人。

司马光:晋室既衰,中原云扰,刘石慕容之辈,弥漫河洛,蟠据岱华,宫阙芜没,陵庙隳焚。元帝(司马睿)以宗室疎属,遁居江表,天下士民有思晋者,皆裹粮而归之,国于荆扬之间,子孙相承不绝如线。独明帝(司马绍)英武,克清大憝,不幸享国不永,自余孱弱孤危,外陵内叛,寄命于虎狼之口,几遇吞食者数矣,然卒能保其位号宗庙血食百有余年,何者?王导、卞壸、温峤、陶侃、谢安、谢幼度(谢玄)为之臣也,群贤既没,使道子(司马道子)、元显(司马元显)之徒辅之,败亡不亦宜乎?

苏轼:①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慷慨桓野王(桓伊),哀歌和清弹。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②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苏辙:① 王导、谢安,江东之贤臣也。王导无礼于成帝(司马衍),而不知惧;谢安作乐于期丧,而不受教。则废礼慕道之俗然矣。 ② 晋虽微弱,谢安、桓冲为之将相,君臣相安,民未患晋,而欲以力取之,稽之天道,论之人情,虽内无垂(慕容垂)、苌(姚苌)之衅,而坚之败,必不免矣。

秦观:安之仕晋,始为桓温司马,孝武(司马曜)之世,政由温出,缙绅顾望,不知所为,而安与王坦之尽忠王室,蔑有二心,至于屡改袁宏之文,以寝九锡之命,可谓以身许国,社稷之臣者矣...安少有重名,累年辟召不至,其后虽受朝寄,而东山之志始末不渝,形于言色,则安之功名,出于无意者。

吕祖谦:晋之始也,敌国云扰,强臣专制,上下惴恐,如处积薪之上而火将燃者,故君无骄泰之失,而臣下自以危亡为忧,是以内虽王敦、苏峻反叛相寻,桓温擅权废立,外则石氏之兵三至江上,苻坚淝水之役,江东几至不保。然当时人主恐惧于上,而王导、温峤、陶侃、谢安、谢玄之徒足以尽其力,故至危而复安,将亡而复存也。

徐梦莘:昔周瑜赤壁之举,笑谈而成;谢安淝水之师,指挥而定。

洪迈:百年之间,会稽王昱(司马昱)、道子(司马道子)、元显(司马元显)以宗室,王敦、二桓(桓温、桓玄)以逆取,姑置勿言,卞壶、陆玩、郗鉴、陆晔、王彪之、坦之(王坦之)不任事,其真托国者,王导、庾亮、何充、庾冰、蔡谟、殷浩、谢安、刘裕八人而已。

傅伯寿:尹吉甫之伐俨狁,召虎之平淮夷,皆为有周中兴之名将;陈汤之斩单于(郅支单于),傅介子之刺楼兰,冯奉世之平莎车,班超之定西域,皆为有汉之隽功。在晋则谢安宴衍以靖胡寇,祖逖击楫暂清中原;在唐则王忠嗣之抚众守边,张巡之百战死敌,忠义谋略,卓然冠于一时而垂于后代。

洪迈:① 秦苻坚举百万之师伐晋,赖谢安却之,而孝武帝听王国宝之馋,安不能立於朝廷之上。...自古昏主不明,轻弃功臣如此,真可叹也! ②臣立社稷大功,负海宇重望,久在君侧,为所敬畏,其究必至於招疑毁。...谢安却苻坚百万之众,晋室复存,功名既盛,险诐求进之徒,多毁短之,孝武稍以疏忌,又信会稽王道子之奸扇,至使避位出外,终以至亡。

陈亮:导、安相望于数十年间,其端静宽简,弥缝辅赞,如出一人,江左百年之业实赖焉。

叶适:东晋以名用人...有遇有不遇,或成或否,独谢安一人收用名之效。

朱熹:谢安之于桓温(有误作苻坚),如近世陈鲁公(陈康伯)之于完颜亮,幸而捱得它死耳。

陈普:① 地陷天倾不废棋,谢安阮籍好同时。江东残局危亡势,似太元初尚可为。② 临安猿鹤共清吟,犹作投机叩齿音。商鞅禹文无辨别,冶城数语是何心。

徐钧:高卧东山意豁如,端然笑咏只清虚。晋朝负荷伊谁力,堪叹身亡国亦除。 刘祁:南渡之后,非有王导、谢安辈稍务事业功名,其颓靡亦不可救矣。

王义山:某仰惟某官学通六艺,忠贯三精,其谋略则荀攸、贾诩之密,其经济则周瑜、鲁肃之英,其吟啸则谢安、庾亮之雅,其牧御则羊祜、陆逊之仁。

郝经:元帝渡江,有王导之懿,陶侃、温峤、谢安之贤,亦尝经略中原,取河南,入关中,出彭城,胜淝水,而山桑代陂,枋头折败,相继终不能救江沱日车之侧。

陶宗仪:是时,王谢两族各以文相高,而安于谢族尤主斯文盟会,风神秀彻,为名流所慕,盖种种超诣,每经意处便非他人可到。

袁褧:因叹昔人论司马氏之祚亡于清谈,斯言也无乃过甚矣乎...陶荆州(陶侃)之勤敏,谢东山之恬镇...或词冷而趣远,或事琐而意奥,风旨各殊,人有兴托。

王世贞:谢安石格量弘济,故是始兴以上人,然大略能用事为功,矫情镇物耳。

归有光:谢安石高卧东山,本无处世之意。而诸人每恨其不出,为苍生忧。及见登用,镇以和静,御以长算。苻氏率众百万,次于淮淝,京师震恐,夷然无惧色。指授将帅,大致克捷,劲寇土崩,中州席卷,江左奠安。岂非实之能副其名者乎?

谢肇淛:谢太傅与桓宣武(桓温)、会稽王(司马昱)会于溧江,狂风忽起,波浪鼓涌,诸人有惧色,惟谢怡然自若。顷间风止,桓问之,谢徐笑曰:“何有三才同尽理?”此达者之言也。

王夫之:① 简文以懿亲任辅相而与贼同逆,尸天子之位,名器在其手而唯其所与,虽有王彪之、谢安、王坦之忠贤,而无可如何也。 ② 王、谢诸贤,非刘隗、刁协之伦匹,温(桓温)且不敢决于诛逐,冲(桓冲)亦量力而止耳。外人遽信其无他,谢安固察见之,而不早有以制之哉?奉太后为名,以引大权归己,而冲受裁焉,安盖沈思熟虑,执之坚固,而彪之不能夺也。 ③太元元年,谢安录尚书事,除度田收租之制。度田收租者,晋之稗政,鲁宣公税亩之遗弊也,安罢之,可谓体天经以定民制矣。 ④王敦、桓温乃挟荆、湘以与晋争。内乱而外荒,积之数十年矣,安起而收之。虽使桓冲牧江、荆,而自督扬、豫。北府兵强,而扬、豫强于江、荆,势之所趋,威之所建,权归重于朝廷,本根固矣。安之宰天下,思深而道尽,复古以型今,岂一切苟简之术所可与议短长哉。 ⑤王导、谢安,皆晋社稷之臣也。导庇其族而不能公之天下,故庾亮得而闲之;然其没也,犹有郗鉴、王彪之、谢安以持晋室之危,虽非导之所托,而树之者犹导也。安以族盛而远嫌,不私其子弟可矣,当其身而道子以乱,迨其后而桓玄以篡,廷无端方严正之士,居端揆以镇奸邪,不于安责,将谁责而可哉?

林时对:国之任相,犹室之任栋;用匪其材,鲜不颠覆。虽云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然转亡为存、图危于安,不乏斡旋补救之术。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古来旁求爰立、或取诸梦卜、或起自屠钓,咸能光复启宇,祀夏配天...即东晋偏安用谢安石、桓玄叔(桓冲),遂延典午之祚。北宋南渡,用李伯纪(李纲)、赵元镇(赵鼎),再奠艺祖之基。国以一人兴,岂不诚然哉!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濬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壸之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乐毅、羊祜、诸葛亮、谢安、韦睿、岳飞等,儒将也 蔡东藩:① 谢安放情山水,无心仕进,及弟万被黜,即应温召,可见当时之屡征不起,无非矫情,而益叹富贵误人,非真高尚者,固不能摆脱名缰也。高崧戏言,可抵《北山移文》一篇,幸谢安聪敏过人,借温干进,旋即辞温告归,不致连污逆名耳。 ② 一生忧乐本常情,露布传来喜气生;怪底当年谢太傅,欺人只是一棋枰。 ③ 秦苻坚大举伐晋,而谢安围棋别墅,一若行所无事,誉安者称其镇定,毁安者讥其轻弛,此皆属一偏之见,未足垂为定评。典午东迁,积弱已久,欲以八万士卒,敌秦兵百万之众,虽有孙吴(孙武、吴起),亦难为谋,安非全无心肝,宁不知军情重大,成败难料。不过因万全无策,只可委心气运,与其张皇自扰,益乱人意,不若勉示镇静,稍定众心,此乃为安之苦衷,不足与外人道也。

张舜徽:谢安神识沉敏,而极有胆略...是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谢安文韬武略,又机智又沉着,淝水之战立了大功,拖住桓温也立了大功,两次大功是对维护统一的贡献。

朱大渭:谢安对东晋来说,实为中流砥柱。

范文澜:① 东晋朝内部出现前所未有的和睦气象,是和谢安完全继承王导力求大族间势力平衡的作法分不开的。② 东晋朝建立以来,这是最大的一次战胜扩地。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和睦,有些力量可以对外。

白寿彝:谢安不仅有卓越的军政才能,而且风流儒雅,多才多艺,世称“大才叠叠谢安”,这对于一个地位仅次于皇帝的权臣来说,是很难得的。难怪后人以为“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田余庆:① 谢氏门户地位突出,始于简文、孝武之际。其时士族王、谢并称。他们之中,论人才则谢安出众,故桓温荐顾命之臣,以谢安居首。② 陈郡谢氏在东晋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以谢鲲、谢尚、谢安三个人物为代表。谢鲲跻身玄学名士,谢尚取得方镇实力,谢安屡建内外事功。

求冉闵的全资料

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在北方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主要是出现了被称作十六国的,少数民族地方更叠、兴起和争战导致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文化停滞不前;而在长江流域的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则是东晋、宋、齐、梁、陈等南朝汉人,虽说也是频繁改朝换代、但却是华夏文化一脉相承,社会和平安宁和经济稳持发展的相对繁荣时期。

一、晋室南迁和汉人汉文化的向江南发展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任命琅琊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邺(愍帝时改称建康),自此开始,中原士族多有前来投靠者。建业四年(316)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开启了东晋和宋、齐、梁、陈等南朝汉人,偏安江南近300年的发展历史。

晋室南迁促使了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的向江南迁移,推动了江南和东南沿海社会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使南方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地位迅速上升,超过甚至替代了北方中原地区的传统地位,也为隋唐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重心南移,以及南北两大地域经济文化的形成奠下了基础。

1\迁移江南的汉人汉文化

通常是将司马睿称帝建康、南迁后的晋室称为东晋。东晋建立后,黄河流域北方世家和中原士族,纷纷南迁移居江南。据《资治通鉴·晋纪9》所说:“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大体上反映了黄河流域的北方中原地区,以及淮南、江北等地大批汉人仕女,为躲避十六国的地方混战,源源不断渡江迁移江南的情景。

当时,汉人从黄河流域的北方中原地区南迁,大体上可分为这样几个方向:

(1)山东、河北和河南东部等地汉人,主要移居到长江下游和皖南、江西等地。

(2)甘肃、陕西、山西和河南西部等地汉人,则大多迁移到长江中上游和汉水流域的湖北、四川及汉中等地。

(3)他们中又有一些汉人,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继续向南迁移,到达今天的岭南和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的山区,这一批批向南迁移者,大约是后来聚族生活在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山区,始终保留中原文化传统的,汉族客家人中的早期开拓者。

2、迅速发展的江南汉人汉文化

江南的东晋和南朝汉人,为了适应大量的汉人汉文化南迁,专门设置有侨州、侨县,来安置各地的南迁移民。所谓侨州、侨县,就是对从某州、某县迁来的人,在安置他们的地方,仍以他们原居的州、县之名管理之。这些从北方迁居江南的汉人,起初虽然是侨居客籍,后来却大多数因久居江南,而“土断入籍”,成为江南人士了。

南迁汉人的数量十分之大,按《宋书·州郡志》所记载的:南徐州、南兖州、南豫州等,侨州内总户数达18万,人口为96万。而刘宋全境编户人口为540万,这样从北方南迁的侨民,占了人口的约六分之一。

晋室的南迁和大批汉人的迁居江南,自然而然地使黄河流域北方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传统的礼仪文化,迅速地传入江南和东南沿海。这就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由原先传统的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转变成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与长江流域的江南和东南沿海,两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地齐驾并驱的历史局面。

所以,晋室南迁和汉人汉文化的向江南发展,让我们看到不仅是隋唐继之而兴的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而且还让我们看到隋唐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都是在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和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两大社会经济文化地区南北遥应、相得益彰的基础上发展的。二、江南汉人汉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历史上中国,魏晋南北朝以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主要是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发展起来的。自东汉以来、特别是孙吴建国后,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1、江南社会经济的迅速繁荣

晋室南迁和大批北方汉人移居江南,使长江流域的江南和东南沿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优越的地理环境让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避免了北方中原地区的战乱,社会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发展。当时的都城建康以及东南沿海各地,一跃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是湖泊交叉、土地肥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吴郡、吴兴、会稽为中心的鱼米之乡和思想文化中心;而且以江陵为中心的荆汉平原、鄱阳湖流域的豫章地区、闽江流域的福建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迅速。甚至在岭南的交广地区,滇池、洱海的云南地区等广大的南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得了进一步的开辟。正如《宋书》所说:“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东晋南朝时,扬州和荆州人口最多,农业也最发达;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江南本来就多湖泊沼泽,湖沼泄水之后就可变为良田,所以宋、齐、梁三朝相继兴修水利,溉田万顷,反映和显示了江南地区农业的新发展。

东晋和南朝的炼钢、造纸、制瓷和造船等手工业技术,也都有了飞速的提高。江南水乡便利的水上交通,促进了商业和城镇的发展,当时商业贸易的繁荣,不仅形成了都城建康和京口、山阴、寿阳、襄职、江陵、成都、广州等大城市,而且还能经由广州港出海,与林邑、扶南、天竺、师子国等,10余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通商。

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近300年的社会偏安,使南方在经济文化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开启了隋唐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依仗南方的历史新局面,奠下了唐宋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政治中心多在北方,经济中心多在南方的社会发展基础。

正是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南朝汉人士族不仅享受了社会的物质利益,也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文化上做出了空前的贡献。后来,唐朝中期韩愈所说:“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同样让我们看到了江南经济发展,在中国社会历史中所起的重要地位。

2、南朝汉人汉文化的发展

西晋末年中原士族大量迁居江南,他们在东晋和南朝各代,政治上享有特权,经济上地位稳定,生活上优裕闲散、甚至委靡腐朽。然而,他们却使从黄河流域移传到长江流域的汉文化,不仅保存了旧有的传统,而且还发展了新的地域性特色,对后来隋唐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所以,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经认为,盛唐“文化的成就,大体是南朝文化的更高发展。”而综观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东晋和南朝士人的学术成就,主要不外乎儒、玄、文、史四学。

(1)经学。不同于北方中原地区学者,保持着东汉古文经学的学风,南朝学者探究的经学,则是发展了魏晋学风。

虽说《隋书·儒林传叙》提出过:“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人深芜,穷其枝叶。”但实际上也是指,南朝江南士人发展的是魏晋学风,而北方学者还保持着东汉学风。如从经注来看,江南士人《周易》用王弼注,《尚书》用伪孔注,《左传》用杜预注;北方学者《周易》《尚书》用郑玄注,《左传》用服虔注。

从释说经义来看,南北的差别确很大。北方是墨守东汉家法,讲明训诂章句,不在家法外别出新义,是一种停留在书面上的学风;南方则兼众说,阐发经义,贵有心得,不拘家法,是一种从书面入书里的学风。所以,北方经学崇(玄)学,排斥王(肃)学;南方经学郑王兼用,并玄学。

(2)玄学。实际上,玄学就是当时清谈家仿照佛教聚徒讲经,用道家思想来解释儒家经籍的一种哲学思潮。

崇尚清谈,剖析名理,这在当时其实也就成为,南朝部分士人的一个重要事业。早在魏正始(240—249)年间,何晏作《道德论》王弼注《老子》《易》,主张名教出于自然,提倡“贵无,”认为国君要“无为而治。”至魏晋之间,向秀和郭象注《庄子》,在主张名教和自然一致的同时,提出“无不能生有”的命题,以与“贵无”说相对。

东晋以后的玄学,更为普遍深入地探研佛理,他们在哲学上取佛理,在文学上玄佛并用;这时的玄学与佛学明显趋于合流,但却与道教有着距离。

(3)文学。南朝文人的讲究奢靡,反映在文学上就是追求对偶务求工整、声律务求和谐的形式美。这也是对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贡献,因为没有南朝文人的讲求,就没有盛行的唐朝文学。

古体五言诗的发展自建安高峰以来,有太康高峰,到南朝梁更有新的高峰,并由此转入了律诗的新阶段。与古体五言诗有着相似发展的,东晋南朝的赋,作为一类文学作品在于体物写志。魏晋骈文,句法整而兼有疏散、声调平而兼有抑扬,大自论说、小至柬札,都有独特风格,境界之高难可追攀。

南朝梁已经有了新体文学的萌芽,如《世语新说》《文选》《诗品》《文心雕龙》《玉台新咏》等,几部主要著述都出现于梁朝。

(4)史学。南朝史学是当时许多士人所从的事业之一,由于当时还没有官修之限,所以东晋南朝的史学著述甚盛。

南朝多私家所撰写的史书。诸如宋时范晔广集学徒,以《东观汉纪》为蓝本,成《后汉书》90篇,梁刘昭以西晋司马彪《续汉书》中8个志共30卷补入范书,范晔的纪传、司马彪的志合成《后汉书》,被称为堪与班固《汉书》相比的良史。

宋裴松之搜集史书140余种,为《三国志》作详注,开注家新例,注文本身就是一部丰富的史料。

沈约撰《宋书》纪志传100卷,萧子显撰《齐书》纪志传60卷,姚察撰《梁书》《陈书》二史,死后子姚思廉继续,至唐太宗时才完成。不过,撰史最难的是在于撰志,范晔、姚思廉所著都没有志,沈约、萧子显所著有志但不作“食贷志,”因此南朝史家虽多,但没有一个比得上班固的。

三、南朝汉人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

东晋和南朝的汉人汉文化,在江南和东南、岭南地区,主要是蛮、俚、僚、爨等少数民族发生交融的。

1、东晋南朝时的南方少数民族

东晋南朝时,在南方与汉人汉文化发生交融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蛮、俚、僚、爨等。

(1)蛮。蛮原是对历史上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南朝指称的蛮,主要是分布在今湘西、川东、鄂西南和豫南一带少数民族,如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五水蛮、沔水蛮和巴夷、巴蛮等。十六国以来,有些蛮趁着中原地区纷乱,活动和分布的地域有所向北,遂有了豫州蛮、雍州蛮,以及活动在今陕、豫、鄂接壤地区的板楯蛮等。

按照《南齐书·蛮传》所说的,当时众多的蛮:“咸依山谷,布荆、汀、雍、郢、司等五州界。”在他们中间,如同豫州、南豫州、江州等地的蛮,有的在和汉人汉文化的接触交往中,逐步融合于汉人之中了。另有一些自称是盘瓠后代的长沙蛮、武陵蛮,他们在日后的长期发展中,成为现在苗、瑶等少数民族;而自称为廪君之后的巴郡南郡蛮、板楯蛮,则与现在的土家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2)僚。魏晋南北朝对分布在今岭南广西、西南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统称为僚。旧史也常将他们指称为“獠。”东晋十六国时,部分僚人北上进入川西和川西南,如益州曾有僚10万余落,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逐渐进入今陕西西南部和湖北西部。今天的粤、桂、湘、黔、滇、川、陕、鄂等省,当时都有僚人的分布足迹。有时还对与他们相邻山居的汉人,也泛指为僚。

南北朝时僚的人口剧增。因为僚的支系众多,他们中有一部分人,与“夏人参居者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仍不为编户。”所以说,当时有一部分僚人,已经成为东晋南朝治理下的编户齐民。

僚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米,他们编织的“细布,色至鲜净。” 居住干栏建筑,椎髻徒跣,铸造铜鼓,吹牛角、芦笙。习俗尚狗、猎头、鼻饮和竖棺葬。

(3)俚。俚也被记作里,是自东汉以来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时期,对岭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指称。从《宋书·南蛮传》等史籍所记来看:“广州诸山并俚獠,种类繁炽。”有的学者便据此认为,俚、僚是同一个民族。

实际上,俚僚并称只是反映当时在岭南地区,这两个民族之间关系的密切,他们互相杂居、彼此相融,从而在文化和习俗上也十分相近。

俚的社会组织以峒为单位,他们主要从事农耕,会使用竹矛、竹弓和毒箭。他们善于铸造铜鼓,拥有铜鼓者首领即为都老。生活习俗上穿贯头衣服、椎髻,尚鼻饮。现在我国南方属于壮侗语族的黎、壮等少数民族,应与历史上的俚有渊源关系。

(4)爨。爨是两晋南北朝时,对今天云南和贵州西部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的指称。两晋以来,这里少数民族大多处于建宁(治所今曲靖)大姓爨氏的统治之下,因而他们就被记称为爨。爨后来又分为“东爨乌蛮”和“西爨白蛮。”这反映并说明了,爨原来就包括了乌蛮和白蛮在内的,或者说爨主要就是指乌蛮和白蛮。按《(天启)滇志爨蛮》所说,则是:“其称爨者,从其酋长之姓耳。”据现仍存云南陆良的《爨龙颜碑》所记,爨氏原是河东安邑汉人。“属中原乱,遂王蛮夷,”蜀汉时为南中四大姓之一。东晋咸康五年(333),霍氏和孟氏火拼后同归于尽,爨氏成为南中最有势力的大姓,并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僰人交融,从而“称霸滇东,”统治和管辖建宁的各少数民族,故把这里的少数民族称为爨。爨人所居的地区“户口殷众,金宝富饶。”在两晋南北朝时,这里虽然接受中原王朝设立的宁州剌史管辖。但是在爨氏势力统治下,不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稳定,而且汉人汉文化的也迅速传入。现有的学者认为:“东爨乌蛮”和“西爨白蛮,”实际上指的就应是乌蛮与白蛮,也就是后来建立南诏和大理的主体民族。他们应与现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一部分彝族和白族有关。

2、汉人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

东晋南朝的少数民族大都处在汉人封建的统治下,尤其是蛮、僚、俚等族的分布地区广大,对南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上攫取人力物力,都有着很大的意义,所以南朝尽力争取少数民族的归附,对与汉人杂居的少数民族取编户齐民,汉人汉文化很自然地被这些少数民族所接受。

(1)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汉文化

魏晋南北朝为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不少汉人迁入南方的蛮、僚、俚、爨等少数民族地区。如刘宋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韶关市南)的汉人,因“遏接蛮俚,去就益易,”进入俚区的为数不少。梁朝以后,岭南广州的经济发展迅速,许多长江流域汉人到广州地区寻求发展,据《宋书·州郡志》所载:刘宋时广州所领编户400多户。到160多年后隋朝时的记载,约达185800多户,这近三倍的户籍增长率除了当地俚人的自然增长外,应有相当的汉人移民在内。中原十六国,大量汉人汉文化迁移至岭南,构成了今日广东客家人的重要来源。

南朝对少数民族较轻的赋役,也是吸引汉人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原因。如《宋书·夷蛮传》所说的:“蛮民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中原汉人也有因逃避避赋役而进入南中夷人地区,组成“夷汉部曲,”成为夷人首领的依附部曲。

(2)进入汉人汉文化地区的少数民族

与汉人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同时,南朝许多少数民族也不断走出山谷,迁移到汉人汉文化地区。《宋书·文帝纪》所记:“雍州剌史武陵王骏讨缘沔蛮,移一万四千口于京师。”元嘉后期,沈庆之讨伐蛮,前后俘获20余万人,多被迁至建成康,以为营户;并将征讨湖阳所获蛮万余口迁于广陵。

分布在岭南广西和贵州一带的僚,纷纷迁入汉人汉文化地区。如晋太康四年(283),有牂牁僚2000余落内属;另外还有僚人10余万落移居巴蜀之地,“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有皆在。”俚人常在征战中遭掳掠入汉人汉文化地区,或者像《梁书·王僧儒传》提到的“高凉生口”那样被掳卖为奴。也有的是被召募入内地,如宁州剌史徐文盛应命调入荆州,便从宁州少数民族地区,“召募得数万人”率带至内地。

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汉人汉文化,与南方各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密切和频繁的交融。一批批汉人汉文化移居到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少数民族又迁入汉人汉文化地区,民族和民族文化间互相迁徙形成的民族交错杂居,无疑有利于汉人汉文化和少数民族之间消除差异、增强共性,最终促进他们间的彼此融合。虽然,这样的民族融合带有封建社会强制性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色彩,从而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的融入于汉人汉文化,历史上汉人汉文化的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正是由这样的民族融合促成的,历史上汉人汉文化的形成和壮大,对于古代中国以汉人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都是有着进步而深远意义的

冉闵

冉闵(卒于公元352年6月1日),汉族,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

冉闵出身于当时名震天下的乞活军, 乞活军当时已归顺后赵,冉闵参与了石虎攻打鲜卑和西羌及平服匈奴余部的战争,建立了军功,被石虎收为义子.在石虎后期,利用手中军权,将后赵帝国的粮食散发给汉族饥民,收买人心.石虎死后,靠四十万汉人尸肯修建起来的后赵皇宫发生不明原因的火灾(襄国宫殿倒时明确史料为冉闵所炼烧死),大火烧了一个多月.冉闵借此机会,放出石虎从全国各地的抢掠十万汉族妇女,很多人已经无家可归了,冉将之许自己的部下与高力汉族卫士,收卖人心.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

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

冉闵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后赵(羯族所建立)后,利用当时汉人对胡人的刻骨仇恨,一次次煽动胡汉纷争,弄的天下大乱,数百万胡人在他发起的战争中死于非命,汉人死者亦不计其数.他发布了的<杀胡令>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汉族主义暴发的<讨胡檄文>,冉闵当时致书北主各地,号如汉人起来胡人. 冉闵还向东晋致书联合抗胡,软弱的东晋没有答应。

公元349年五月,冉闵扶立傀儡石遵,使其“杀世自立”。石冲闻之,帅戍守幽州的兵士合兵十余万胡军南下,被冉闵等歼灭于平棘,冉闵俘杀了石冲,为消灭胡人的有生力量,冉闵坑杀被俘降军三万余人;冉闵要求石遵“正式”让位予他(类似于汉魏晋之间的惮让),石遵当然不原将祖宗的基业让出;

公元349年十一月,冉闵杀石遵,胡族势力激烈反抗,冉闵尽杀胡人十余万,中原大乱。(《晋书》志第三)。同一时间,冉闵改后赵国号为卫,易姓李,立傀儡皇帝石鉴,以图挟天子令诸侯(后赵全国当时到处都是手控重兵的胡将,可惜此举并不见效)。关中的赵乐平王石苞自关中率大军东讨冉闵,后被冉闵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夜受石鉴书诛闵,亦被杀;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参与诛杀冉闵,也被冉闵所杀;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号召天下胡人杀掉冉闵.....

冉闵看到各地的胡将都不听命于他,与之为敌,石鉴背后除去他(石鉴被闵杀时在位一百零三日)。冉闵攻斩了石鉴叫来杀的的孙伏都三千羯士等人,纵兵,自凤阳至琨华,横尸相枕,流血成渠。冉闵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和“近日孙、刘构逆,支党伏诛,良善一无预也。今日已后,与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结果方圆百里的汉人都跑了过来,胡人全部离去。冉闵看到胡人终究不听命于已,亲自带兵在邺城周围胡羯二十几万人。

冉闵还下达<杀胡令>外,致书各地号召北方汉人起来胡人。于是,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迁入中原的五胡六夷死者不计其数,很多汉人也被误杀,特别是山西南部的血腥报得中,很多长的像姜氐的汉人也被当作胡人杀死.

冉闵立国仅三年,没有一个月不与众胡联军大战,死者不计其数.有史可查的冉闵记录有:冉闵攻打胡酋张贺度,斩二万八千首级;斩匈奴刘显带的胡羯军三万余级等。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并未被史家列为十六国之一。

冉闵要求各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各胡路上相互杀掠,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十止二三,造成数百万人死于途中.冉闵的做法造成了十六国时期的一次最大动荡,避免了北方汉族被消灭的危机。

冉闵,初为后赵国君羯人石虎部下将领,并为石虎养子,遂改姓石。昌黎大战中,少年冉闵首次出场,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镜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屡立奇功,拔擢高位,威震华夏。

当时羯胡暴孽,残害汉民。后赵皇帝石勒统治时,为使胡口超过汉口,北方汉人被大量。石勒规定汉人被称作“奴仆下才”的同时,要尊“胡人”为“国人”,违者斩。石勒规定胡人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汉人不得反抗辱骂胡人,甚至他的开国汉臣也常被抢。石勒死后,羯人石虎杀光石勒的子孙。比石勒更残暴百倍的统治北方汉人,石虎本已有多处宫殿,又在长安、洛阳、邺城、襄国等地广修新宫,汉人劳工死者不计其数。一次性抢掠汉族民间少女五万(石虎征四万多人,石虎的儿子又背着他征一万名汉族少女)。石虎无休止的发动战争,强征五十万汉人造甲,十七万汉人造船,折磨饥饿至死者三分之二。胡族豪强们除了行军打仗外,在和平年代也常以人肉为食,要求孩子也跟着他们学。石虎经常去大臣家里掠来的“鲜货”,将少女人头作“艺术品”,甚至连尼姑也不放过,经常和大臣一起吃尼姑肉。其间人民的反抗,均被血腥镇压,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当时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被吊杀的汉人,城墙上挂满汉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血腥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十余年内北方汉人从数千万锐减至四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自称“野兽”的石虎将邯郸以南(一说临漳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围场,规定汉人与野兽相遇时,不得向野兽进攻,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他的大臣上书称他的“业绩”是“夺汉女十万余口以实后宫,环地数千里以养禽兽”…… 羯赵暴行罄竹难书。

公元349年,石虎死,五月,冉闵扶立傀儡石遵。石冲闻之,帅戍守幽州的兵士合兵十余万胡军南下,被冉闵等歼灭于平棘,冉闵俘杀石冲,为消灭胡人有生力量,坑杀被俘降军三万余人;冉闵要求石遵禅位予他,石遵拒绝。公元349年十一月,冉闵杀石遵,胡族势力激烈反抗,冉闵尽杀胡人十余万,中原大乱。同年,冉闵改后赵国号为卫,易姓李,立傀儡皇帝石鉴。后赵全国当时到处都是手控重兵的胡将,关中的赵乐平王石苞自关中率大军东讨冉闵,后被冉闵杀;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夜受石鉴书诛闵,亦被杀;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参与诛杀冉闵,也被冉闵所杀;姚弋仲、蒲洪等连兵,移檄中外,号召天下胡人杀掉冉闵…… 冉闵看到各地的胡将都不听命于他,与之为敌,石鉴亦在背后除去他。350年正月,冉闵在部将李农和王基的拥护下推翻羯赵并杀死石鉴,复姓冉氏,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改年号永兴。

冉魏建立后,冉闵下令杀羯。一日内数万羯人被杀,男女老幼无人可免,是时前后约有二十万人被杀。冉闵的引来强烈的反抗,石虎庶子石祗称帝,建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非汉人的将官纷纷响应。351年,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以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希望东晋势力重返中国北方;但并未被东晋接纳。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以奇兵突袭各路胡军,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两千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收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石虎的38个孙子亦尽为冉闵所杀。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352年,石祗部下刘显杀死石祗,投降冉闵,从而后赵灭亡。

但数场大战打下来,冉闵手下的汉军越打越少,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时占据辽东,由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的前燕却进入极盛时期,他乘中原大乱占据幽州,分三路军队南下。慕容恪带领的前燕军在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攻冉闵。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铁骑兵为主)包围。冉闵令人在慕容恪军中散布流言以鼓噪声势,慕容恪所带铁骑兵在阵中冲杀不久便十分疲惫了。冉闵利用其步兵灵活机动的特点拖垮了慕容恪的军队,连杀三百余人,冲散了慕容恪的军队,终于杀出包围圈。突围东走二十馀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坐骑朱龙战马因过度疲劳而突然死亡,冉闵被俘。慕容恪捉到冉闵后,赴蓟城(今天津市蓟县)献与国主慕容俊。左右命冉闵下拜,冉闵拒绝,乃叱之:“汝何不拜吾主?”冉闵回答:“安有中朝天子拜汝夷狄乎!”慕容俊嘲笑冉闵:“汝乃奴仆下才,怎得妄自称帝?”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大怒,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他的后人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给冉闵上的谥号。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这是三国以后第一次发生臣子自杀殉国。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几百年的的鲜卑北魏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几个人为冉闵正义直言。

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致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捧杀还是棒杀?

://zhidao.baidu/question/11475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