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散文欣赏 散文欣赏
中学生语文作文教学_中学生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ysl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中学生语文作文教学_中学生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中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1.如何指导初中生作文?2.如何辅导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3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中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1.如何指导初中生作文?
2.如何辅导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
3.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4.浅析教师如何走出初中作文教学误区
5.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的写作得到提高
6.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如何指导初中生作文?
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三、交给工具 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如何辅导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
1. 初三语文怎么学
我也是初三 我自认为语文还不错
满分120 我能到 113左右
满分150 我能到 139左右
希望你能认真看完我认真打的
作文失分较多
提高方法:1.积累素材 可以从课外读过的书中找素材 (比如说 我读了一本《意林》上面有个些母爱的文章,写母亲为了我跑山路来送衣服 ,我很感动 这个文章中的事件就可以当做你的素材 写母爱可以用这件事 写人间友情时就把文中的母亲改成一个老朋友,以不变应万变!当然你要找有个性,令人意想不到的素材
比如以礼貌为话题 很多中等水平的考生都会写我在公交车上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
都是千篇一律,让阅卷老师厌烦,不会得高分
但作文高手则会写 :由于今天是中考 我作为考生,老爷爷老奶奶给我让座 祝我考个好成绩
这种素材的作文定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因为你的题材有个性 自然会得高分
2.写作要详略得当 比如作文的主题要求你写 苦难使人坚强 这个主题
你可以先反面衬托 写历史上的人物 XXX 比如陈叔宝因为贪图享乐被人耻笑
在从正面论述 写历史上的XX比如勾践 卧薪尝胆 最后复国
当然正衬要详写 反衬则一笔带过
这样阅卷老师会认为你的语言驾驭能力很强
自然会取得高分
3.作文的题目 :最主要的新颖
比如写话题作文友情 你可以把题目写成
《1+1=2》 《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样会吸引老师眼球 认为你不一般 给你高分
4.字数要得当
所谓得当就是要求你写600字左右 你绝不能写到650 或550
还有就是开头段落要优美 (用排比 比喻等修辞)要开门见山 先突出主题
结尾段要点明中心
这是语言驾驭能力强的表现
会高分
5.字迹工整 没有涂改痕迹 没有错别字 标点无误 段落不能只有3段(这是大忌)
还有就是阅读了吧
0.文言文:7-9年级教科书中出现的文言文的书下注释要会背(中考时书下注释没有的会给你注释的)
要把老师教过的形容词意动用法 倒装句 等文言文句式 学明白 至少会翻译
笔记丢了 可以向好学生借
0.阅读:这个其实很简单
老师讲阅读的时候 会告诉你们 比如说赏析句子一类的题,老师会告诉你们这样答: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这就是答题的固定模式
又比如在议论文中问你文字加点字可否删去
你要回答 不能 因为加点字重点体现了。.,删去(或换成。)就没有这层意思了
这些你最好整理到笔记上 背下来
你要是都能做到我说的
你的语文水平绝对会有一个飞跃
一起加油吧
2. 初三,该怎么学习语文的作文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
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了.所以,兴趣对学习语文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与要点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水平才会提高.而且,阅读量越大,知识就越丰富,眼界会更广.况且写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书,多留心身边的事,将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写出好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大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却不多,真正喜爱阅读的并能从中得到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写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们要做这样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阅读并且喜欢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还有,我们要勤学好问,要记住不懂就要问,特别是在读课外的古文言文,古诗、词时,如果在其中有些字、词、句我们不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去查工具书,或者及时去问老师,总之一定要及时地弄明白,这样才能学好古诗词,我们要切记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为日月积累,心中的疑惑就会越来越大.
语文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从读、说、写三方面去学习,去品味,去发扬,去欣赏.在语文这门艺术中,说与写就是我们对语文的体现,灵活运用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样,我们就更应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练习写作,诵读古诗词.在与别人的交谈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这样,我们就能将语文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当我们懂得了这些的时候,再来学习语文,便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反而会觉得妙趣横生,其味无穷.当我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时,不学好语文也难了!
3. 初三这一年怎么学好语文 写一篇作文怎么度过初三这一年 本报记者李雪实习记者于渲儿 开学已有一个多月,家有初三学生的家长是不是也渐渐感觉到了中考的紧张气息?让孩子在这一年里情绪上平稳过渡,学习上有一个大的提高,这是诸多家长所期盼的。
为了让学生调整好心态,迎接更加紧张的初三,应广大学生、家长要求,10月27日早上10点半,本报将邀请乌鲁木齐第八中学校长赵萍和该校精英教师团队做客本报,为广大读者奉上一堂精彩的讲座。 讲座主要从学习和心理两个方面开讲,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度过初三这一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如何为升入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以及如何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品格和习惯。
帮助初三新生们调整学习心态,理清学习思路,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成绩稳步提升。 初三是中考前的最后一年,也是初中学习成绩大洗牌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同学们究竟应该怎么学?新生们如何快速适应初三生活?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中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们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学生和家长有很多疑问。怎样才能科学有效的把孩子引领到复习中,是每一位初三家长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对此,家长李娟认为,现在各个学校初三的学习进度不同,要着手让孩子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做好备考准备。在这一时期推出备考讲座,是一件能让所有初三学生受益的好事。
校长赵萍重点讲述孩子初三这一年怎样更好的学习,成绩会有显著提高。英语老师吕彩霞会分析单词背会但容易忘,或者背会了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等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语文老师张宽虎重点剖析学好中学语文的具体方法;数学老师禹冬梅则传授如何抓紧最后几个月冲刺。
如果你也想亲临现场,倾听名师的教育理念,赶快拿起手边的电话拨打96577进行报名咨询。 即日起,便可前往乌鲁木齐晚报社购票,票数有限先到先得。
本次参与抢票建议以初二、初三孩子及家长为宜。
4. 初三语文该怎么学咱中考语文成绩蛮好,心得么..虽然不怎么正派,但很管用..
1.基础分一定要拿,填字默写什么的一定要满分,这个平时该背的背背就行。另外乱七八糟的什么课文古文其实背了也没大用,名句背出了就ok.
2.综合性学习。能写就写,要生动,扣准得分点..脑子好使的都知道得分点是什么..你也不例外..
3.现代文阅读。要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起码读个3遍..第一遍先读,看完题目再读,然后做题时抓住某个关键段落猛读。做完题目再读..别的想都不去想。只要想到考试就行..
4.古诗。只有3种情感的可能..1.怀念(故乡。友人)2.对大自然的热爱3.咏志..自己抓住关键再拓展就OK.文言文初中一般不难,逐字翻译,揣测文意,古诗文满分不难.
5.作文。能编多生动就编多生动..但别离题。.其他别管,考试分数第一..编吧.
5. 怎么学好初中语文和作文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同学门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 *** 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的学。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6. 如何提高初三语文写作一、写作能力来自知识的积累。
能力从何而来呢 ?我认为:能力的基础正在于知识。试想一下吧:一个没有丰富的自然、社会知识的积累的人,能写出什么东西呢?古人认为写作中不可缺少“才胆识才”四种因素,其中“才”是先天具有的,“识”才是后天勤奋学习而获得的。
而“胆”“力”则是“才”、“识”结合的产物,所以眀人李东阳认为“识先而力后”(《怀麓堂诗话》),此话很具有唯物辩证法。 正因为如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注重学生自身知识的积累。
我常用的方法是: 老师多讲。无论是作文指导课,还是作文评讲课,对于写作规范之类是讲而不多的。
最多的是知识的传授、信息的传播。从世界数学难题“四色问题”到“神舟五号”飞船上天,从美国发动惨无人道的伊拉克战争到民怨沸腾的台湾大选……只要写作需要,我作文课是无所不包的。
当然,这不是上课开无轨电车,瞎吹乱侃,所传播的每一条信息都与作文教学密切的结合。例如,当我讲《围城》中“有人吃苹果从最好的吃起,有人吃苹果从最坏的吃起,”的故事时,就诱使学生作发散思维,让学生考虑:这两种人,谁是乐观者?谁是悲观者?最后的结论又总是出乎大家意料,因为两种人都可能是乐观者,都可能是悲观者,在一阵兴味盎然的笑声中,学生学到作文构思、立意的思维方法。
可见,写作的规范、方法正寓于具体的信息、知识之中。 学生多看。
教师多讲,当然不能代替学生的多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讲仅仅是对学生自己多看的指导,我特别注意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多看。我是不惜挤出语文讲课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刊的。
我常常从图书馆借出多于全班人数两倍的杂志,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阅读、摘录。对此,学生十分欢迎。
另外,我规定每个学生每周必须摘一则剪报。并对所剪文章写一篇评、感类随笔。
学生为找一篇好文章,每周必须读相当数量的报纸,对许多文章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写随笔,则对可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了。长此以往,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读报、剪报、评报的习惯。
积累多了,知识自然也丰富了,“不意”之中,写作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这方面,我的一点体会是,一个人阅读的多少,决定了他知识总量的多少;而知识总量的多少,又直接关系到他写作水平的高低。
如果说知识多的人未必一定是很会写的人;但,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必定不会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则是不容置疑的。 二、知识的积累导致写作欲的产生。
一个人知识素质的优劣、知识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这首先从写作欲的产生方面表现出来。 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兼收并蓄,广泛接受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到了一定的质与量的时候,他们会不满足于仅仅当一只盛水的缸,当一张储存信息的磁卡的。
人的表现欲,发表欲会油然而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写作兴趣的产生。这也如十月怀胎,既然胎儿成熟,就不愁分娩了。
其实学生怕写作,写不好作为的最主要原因肚内寥寥,没东西可写,既然有东西可写兴趣也相伴而生了。2004届高三120班汤云斌同学的进步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
高一入学时,这位同学成绩平平,很不起眼。但对我讲课特别感兴趣,塔喜欢我讲各种知识、信息;也喜欢听我讲自己的写作体会;更喜欢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写作兴趣骤然而升。
表现欲、发表欲促使他自己不断地写,对教师布置的作文更是认真完成。作文成绩以惊人的速度提高。
屡次在校刊上发表作文,一次在县级、校级作文竞赛中获奖。今年高考他的语文取得128分的好成绩。
三、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个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过程。 我是不主张在作文课上过多讲写作法、写作规范的,即使讲,也是把主要内容放在各种范文的讲析上。
我觉得不应让学生以为学一点写作法自己的作文就能写好了。因为这种误解常使部分学生在写作学习上追求急功近利,到头来一无所成,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在是个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靠多读、多写、多积累贯穿的。
每周写随笔,是我作文教学的法宝之一。前文已提到,我要求写的随笔是紧密结合读报的评感式。
对这类随笔,我一般从不在写作法角度进行评判,也从不评分打等级,对每次随笔,我都根据学生所写发表自己的感想,每周写下80句左右自造的格言警句,或共鸣、或讨论,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对此,学生非常欢迎,每次作文本发下,只见每位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看评语,然后互相交换传阅,这样一来,整个写随笔的过程成了“找材料——评材料——交流思想——信息互动”的一项“工程”了,许多同学的才华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显现。
有的学生主动提出要我在写作法方面给予批改评判,我给他们的回答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得来全在不意之中”。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每次考试改卷,改作文的老师都说:“我教的学生语言有文采,见解深刻的学生比别班多。”
还有不少学生纷纷向校刊投稿,有多篇随笔被采用。值得一提的是王大发同学的随笔《我为“神舟五号”飞船上天而自豪》在州级刊物上发表,张小红同学的随笔《泪雨》也在《中学生作文选》上发表。
随笔实在并。
7. 如何教初中学生写作文打开学生日记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让老师伤心的语句:“作文真让人头痛!”“我最怕上作文课!”上作文课,老师拿着作文批改手册走进教室,也常常传来这样非常不情愿或不耐烦的声音:“又要写作文了!”一篇作文布置下去,好多同学都在那儿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
有时候,这一周布置的作文甚至到下一周还迟迟交不上来。这些现象都足以表明,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他们又是多么害怕作文。
然而,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写不行;写,又怎样指导同学们写好作文呢?下面谈一点尝试。 我们知道,做数学题,只要记住了公式,弄懂了原理,动动脑筋就能推出结果;背诵课文,再难记的东西,大不了多读几遍,加深理解,很快也就背得烂熟……然而作文则不同,它没有现成的公式作依据,也不是单凭记忆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它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艺术加工的过程。
要完成这一过程,它需要作者用心去体会,潜心去感觉;需要一番苦苦“修行”,然后才能修成“正果”——领略到作文的奥秘。要做到这些,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事,这就使得好多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就是这种神秘感使得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视作文为畏途。怕写作文自然很难写好作文,所以,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让他们不怕写作文。
那么,怎样清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呢?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惧怕作文主要是“无米”之故,于是他们便常常告诫学生“观察!读!写!”可是到后来大致结果都会这样:由于老师的引导不力,学生观察了一阵子觉得也并没有看到什么可写的,回来再读上一阵子书也没得到什么补益;要求多写,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写,你叫他们怎么多写呢?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对写作文再一次失去信心。可以说,“无米”是学生惧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这种“看读写”的做法对解决学生的“无米”之难其效果却并不好。 还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惧怕作文是因为他们对写作不感兴趣,于是有人便搜集大量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经验,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事实上,这样做收效也并不见大。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是一批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与作家不是一个层次的,与他们谈这些,只能是用高挂在树上的桃子去馋尚不会爬树的小猴子,仅能让它们空羡慕一场而不能让他们得到什么。
听的时候,热情是能够激发起来,他们也想一夜之间成为一个伟大作家,创作出千古不朽的作品。然而,当他们从幻想回到现实中拿起笔来的时候,却又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根本就不是那块料。
于是,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留给他们的只能是失望自愧,刚激发起来的热情也便重新降温。 既然上述做法效果都太差,我们何不另找出路,再想办法呢?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下:一个班里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可也还有一部分是不怕的,而在这些不怕写作文的人中,个别的还是写作能力很好的!上面我们谈到,在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上,我们的这些中学生和作家不能相提并论,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作家的写作本领他们是望尘莫及的。
然而,怕写作文的学生和不怕写作文的学生是同学,他们的年龄,他们的社会阅历,以及他们所学的知识都差不多,他们总该是一个层次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先以培养不怕写作文的同学的写作能力为主,来带动怕写作文的同学进行写作。
具体方法可以这样: 首先,既然有些同学不怕作文,这说明他们对写作文感兴趣;既然他们对作文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组织成一个兴趣小组。对于兴趣小组的同学,我们可以按常规来指导他们写作:指导他们细心观察,指导他们认真阅读,督促他们多写多练,还可以指导他们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取人之长,去人之短,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一阶段的训练,使他们的作文能“拿出门”来。当然,对这“拿出门”来的要求也不能过高,因为他们毕竟是初一学生,只要能做到错字病句少出现,优美词句多一点,用词较准确,篇章结构新颖一点即可。
总之一句话:让他们给怕写作文的同学作个表率就够了。 以上是第一步,培养“师资”。
第二步便需给怕作文的同学紧紧弦了。具体作法可以这样:把怕写作文的同学编成几“旗”(为了与兴趣小组中的“组”相区别,我们不妨也用一下“八旗制”),每旗的人数不要太多,三五人即可,因为多不一定精。
每周班里写完一篇作文后(全班一起写),由老师从写作兴趣小组的作文中挑出能作“表率”的文章,然后任抽出一旗,把这些作文分给这一旗中的各成员,让他们认真研读,找出这些作文的优点,看谁找得好,这一旗作完这一练习之后,可以再抽一旗进行同样练习,直到各旗都进行完。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好处很多。
首先,想写好作文,阅读一些优美的名家名篇固然重要,但也需读一点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文章。因为作家名篇水平很高,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往往是食而不知其味,很难体味出作家是怎样构思并组织这篇文章的,也就是说,作家高明的写作技巧。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学生“谈文色变”提起笔就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字来,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他们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特别是作文的批改工作,更是费时费力,却吃力不讨好.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师生们都感到无奈和烦恼.
具体情况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组作文例子,我在初二的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结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同学开头这样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母,老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她经常就吴得闲,但她对我却很严厉.”下面就写了母亲如何督促他做作业的往事,最后以“老母是伟大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报答老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回报.”整篇文章不够300百字,都是流水帐且白话连篇.
B同学开头这样写道:“当我七八岁时,因为我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所以母亲经常带我去看病”接着第二段就写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发高烧了了,母亲就背着自己去看病,在路上母亲把雨伞都移到自己身上,结果母亲浑身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自己很感动.最后一段以“我很感谢我的母亲.”结束全文.
C同学就写的比较好,开头是这样写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导师,十五个春夏秋冬,数不尽的艰难困苦,是您,母亲,总是不辞劳苦、毫无怨言的陪我走过.”接着以下几段详细写了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母亲如何教导自己,使自己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比如第一次写作文,由于经验不足,不懂文法,结果交了白卷,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便牺牲休息的时间,教导她写作的技巧,帮助她寻找写作的灵感、纠正错别字,直到深夜.第二天把作文交给老师,老师表扬了她作文写的不错,她从心底感激母亲.十三岁,懵懂成长,总觉得母亲的苦口婆心的叮咛是唠叨,与母亲发生争执,后来无意间看见母亲在灯光下流泪,那时终于读懂了母亲的心.最后一段以“如果说我能取得好成绩,懂得做人的道理,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结束全文.整篇文章文笔流畅,详略得当,写的还可以.
从以上的这些作文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参差不齐,不尽人意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学生阅读量太少,导致词语积累少,词不达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近年来随着考试指挥棒的魔力不断增大,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里,注意考试技巧和能力,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再加上现在的中学生看电视剧多,打游戏机、上网、QQ多,平时读报看散文少,看文学名著就更少.因此,平时缺少积累词语的习惯,导致学生知识贫乏,书面表达不出来,白话连篇、词不达意、口语化加强,甚至写出来的文章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是很难看懂的.例如A同学所写的.
二、学生生活单调枯燥,导致题材缺乏,写作时无话可说.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造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但现在的中学生其生活的方程式是:“吃饭-学习-睡觉”三点一线,非常平淡,再加上学生本身很少积极地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因此学生在写作时总是写那些毫无新意的题材.例如B同学所写的.
三、缺乏写作的兴趣,导致对作文望而生畏.
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很少尝试成功的喜悦,加上老师少鼓励多批评等原因使得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只能仰视作文,却不能积极地进入作文实践中去,久而久之,对作文的反感情绪也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写出好的作文来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四、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导致作文时方法欠缺,偏题离题.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基本的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知识是少之又少的,因而现在的中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一接到作文题就不假思索,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管作文切合题目与否,不是错字满篇就是语句不通,更不要谈什么立意谋篇、写作方法和技巧.总之有作文交就行了.
面对中学生写作文时所存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摆脱写作的困境而步入写作的佳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现在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他们认为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就够了,平时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因而缺少写作材料,缺少写作借鉴,对作文望而生畏.如果要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积累写作材料,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提高阅读能力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x09读与写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
读与写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读对写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平行发展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他们的文章往往也写得很精彩.读书少的人肯定不会写文章.相反如果写几句话都觉得为难的人,他读的书又会多到哪里呢?同样写得好的人,他们读的书往往比一般人要多,他们阅读文章的能力一定也非一般人可及.司马迁通读古籍,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古今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李白,杜甫,王维等这些在文学上有非凡造诣的人,他们读书何止上万卷!钱钟书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其著作精彩绝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不说明读与写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这也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从能力构成的基因和思维转化过程来看,中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是“积累-模仿-借鉴-创造”.积累,是作文材料的积累,包括生活经历积累,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而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就要借助阅读了.通过阅读学生学到了文章写作的规律以及各种写作技巧,积累大量的语汇,还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模仿借鉴,把别人佳作的技巧、语言、思路、手法、典型实例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从而完成文章写作,当学生作文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摆脱模仿借鉴的拐杖,独立地进行创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反过来也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记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知识技能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读与写就会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①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从而可知,如果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与信心,就丧失了求知欲望,学习效果就无从谈起.由于现代资讯的发达,人们日常使用书面语言的范围和频率已远远少于口语.有了电视,人们直接面对的是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有了电脑,人们可以打紧张刺激的游戏或上QQ闲聊,又有多少人有兴趣阅读中外名著?又有多少人对这些名著说出个所以然来?尤其是中学生更加是缺乏阅读的兴趣.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就是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兴趣对学生自觉性形成的作用.因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心理.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读此部书,此篇文章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对于说得好的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对于不足的要中肯的纠正,这样师生共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慢慢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②同时要注意培养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内容与标志之一,也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这充分说明了培养阅读习惯对语文的重要性.
首先,要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记录再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解决,这比单纯的靠教师“满堂灌”效果要好的多,还要培养学生随时记录自己读书心得的习惯.这些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其次,要培养学生摘录、积累的习惯.大文豪苏轼主张“博对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学生养成摘录、积累的习惯,就是为学生的“正确模仿”做好准备.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出,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对作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功夫,在阅读是有意识地收集整理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式、名人名言等,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学生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轻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储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三、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时产生的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
第一,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无论是当面批还是书面批我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平时写作文都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不够字数的.有一次我发现他作文的选材不错, 很新颖,于是特意地指导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肯定她的进步,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写作的态度积极多了,每一次都能写够字数,有时还会认真地阅读一些课外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二,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一致,是一种正常现象,“一刀切”的教法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每次作文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发表,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难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一个小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用心灵感受世界的习惯.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有一些学生写起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象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生编硬套,往往字词不够,究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不习惯于思考.鲁迅说:“要创作,第一必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才能挥洒自如.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写作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的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必须热爱生活,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思考生活,对观察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总之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因此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用心灵感受世界的习惯.
五、 帮助学生归纳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定靓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醒目的标题是一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引导学生采用如下方法:a.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做文章标题.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例如《世上只有妈妈好》.b.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例如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标题可拟《树的“叹息”》.C .标点式.标点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以标点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使文章新颖独特,引发读者要看个究竟的兴趣.例如《生活--?》.
2.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把文章的结尾称为豹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给热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那么,老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我们可以给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开头的写法有:①巧用修辞,展示风采②悬念入题,引人入胜③抒情开篇,真情感人④转折入题,生动深刻⑤描写入题,自然真挚.结尾的方法有:①自然收束式②画龙点睛式③首尾呼应式④名言警句式⑤抒情议论式
3.要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精品佳作一定要求“富有文采”,而那些语言平淡,索然寡味,瘦得难看,像个“瘪三”的文章,理所当然地遭人啐弃.这就决定了我指导学生作文的前提思想: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先光彩夺目,然后才平淡自然.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在写作文的时候,无时无刻都要以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辞来吸引读者,博取作文高分.所以,要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才能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
浅析教师如何走出初中作文教学误区
一、我的作文教学观:
1、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在写的方面,不仅包括写一些应用文体的能力(如通知、假条、凭据条等)、写作能力(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写作能力)还包括写字能力(书写能力)。要想作文好,首先就是要书写过关,试想:一篇好的作文,如果字写得潦潦草草,看都看不清楚,哪个读者想去看呢,既使是去看,也不看不清,这样的作文写得好又有什么样的用呢!所以首先得抓学生的书写。
2、一句俗语,我觉得说得很不错:有些人不用教;有些人要用言语教;有些人则要用棍子教;而有些人既使你用棍子教也教不出来。(当然,现在教学教育是不能体罚学生的,不能像以前先生那样用戒尺打学生)但从这一句老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的习惯。那么对于写作,也要养成学生的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自觉的去写作,乐于去写作,而不是单纯是为了应付老师去写,其实说穿了这就是兴趣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
3、光书写过关了,兴趣高了就能写好作文吗,当然不是,要想写好作文,还要有广阔的视野,广阔的视野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从观察中来,从历练中来!所以做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必先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书中吸取知识、营养从书中与名人交流、从书中游历山川河流、从书中感悟人生总之在书中我们可以积累知识,为我们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读书何止对写作有好处!)然后就是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不断从生活中体会值得写的东西出来。最后就是要不断的历练自己,在学习、在生活中煅练自己,丰富自己的经历。这样,学生就不会有无话可写的情况了。
4、还要传授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给学生。如写景的作文,那就要讲一讲多觉描写法;写记叙文的时候就要注意材料的选择、文章的详略安排、文章的立意、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对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如何立意选材等。现在的话题作文是一个热点,那么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话题,什么是话题作文,写话题作文应当注意什么,怎么才能把话题作文写好等。这样学生明白了,写作就会有目的,不会把作文写成流水帐、四不象。
5、杜甫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作文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多练,只有多练作文水平才能提高,只说不练,就会像赵括一样,成为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无用的将军,一上场准会吃败仗。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笔,练笔的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太单一,平时就要兼顾多种文体;还要注意学生的平时感悟,有什么想法,感想,思想火花及时写出来。
二、措施方法:
我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作文教学观来的,跟据我的作文教学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措施,各个学校学生的实际不同,当然做法也不同,我现在主要把我的措施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初一进校,我主要抓学生的书写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对于书写,进入初中一年级,我专门了一个练字本和字帖叫他们练,并说到了半期后要进行全班性的写字比赛,对字写的好的,要给予奖励。这样提高了学生练字的兴趣,在学生中产生了一种写字热,我时不时的看学生的练字本,对写的好的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写得不好的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通过证明,学生经过一年的练习,字基本上都能写得规范整洁。当然练字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关键是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督促学生,在这三年中都要严格要求学生把字写规范美观。那么不管什么时候,学生的卷面都是很整洁,在考试作文也就不会因为字潦草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了。
二、在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开展辩论。通过辩论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还能促使他们去积极查阅资料,灵活组织语言,培养阅读兴趣,为写作奠定基础。
2、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教材中的有些篇目,如《晏子故事两篇》、《皇帝的新装》、《石壕吏》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对话较多。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为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
3、开设文学欣赏课。没有一位文学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大量课外阅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光靠语文课本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世界的多姿多彩,文学的百家争鸣,一本课本是不可能包容的。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吸取更多的营养,增加知识积累
三、从初一开始,我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首先,我采取小组作文形式,也就是作文写作以一个小组为单位,不固定哪一个本作文是哪一个学生的,(反正他们写的是他们小组的作文,这次是这本,下次是另外一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写作小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就在看他们小组其它同学写的作文。
其次:采取每周一篇作文,一篇周记的方法,周一就开始布置大作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想,去写,下周一就集中大家改作文,让他们对文章的错别字、病句、优美语句、篇章结构及主题思想等诸方面作总体评价。然后交回来,教师总览,再由几个同学对本次作文进行综合分析。各小组评出一篇优秀作文在班上念,教师选出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全班改,让大家共同提高。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指导。
最后,我采取上半期写,下半期学生改作文的方式。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各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我自己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也收到一点效果。但还有很多不妥之处,希望同行给予指出。
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怎样教才能让学生的写作得到提高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把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论文文等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作为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在作文教学情况是令人担忧的。2700多的中小学语文课课时,仍然造成大批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的学生,而几乎所有写作成功的人,都不承认于作文教学;学生一到上作文课便于工作无精打彩、忧心忡忡、哀声叹气;部分被认为学生的优秀作文,满篇“云雾”“花草”“青春”“悸动”等词语。感情虚浮,华而不实,淡而无味,……上述作文教学广种薄收的现实,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学生作文华而不实的情况,使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深深感到: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入了误区,,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从教几年来,我一直在思索着,也准备奋力探索。下面就我的一点肤浅的认识和简单作法作简单汇报,以求同行指正。
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钻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弥补智能的不足。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可塑性很大,他们能够满腔热情地干某件事,也会对这件事置若罔闻,甚至深恶痛绝。写作也是如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多变的心理特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培养他们对写作的良好情感。
剖析典型事例,使学生认识写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中学生朝气蓬勃,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他们对未来的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他们心目中,往往有许多崇拜的人物。有的崇拜英雄,有的崇拜伟人;有的崇拜科学家;有的崇拜作家,有的崇拜明星,影星……他们对所崇拜的人物心驰神往,并自学不自学地把感情与兴趣注入到学习、生活之中,模仿他们的行为,寻找成功的轨迹,并希望自已有朝一日如所崇拜的人一样有成就。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在作文教学中,查找有关资料,对学生剖析了这些人物的成名成就的关系、原因。并着重讲了他们成才与作文或多或少的关系,如毛泽东,他的诗气势磅礴,雄浑壮丽,其文简洁明了、生动活泼,并以诗文为号武器,鼓舞人民,痛斥敌人,创一世伟业,颂风流人物。又如苏步青、苏氏定理的确定无不得益于较强的写作能力。这样,就使学生在看到名人头上光环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成功与作文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写作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让每个学生获得作文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某件事的成功往往会促使人更加仑心于该事。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文写了一篇又一篇,分数还是那么一点点,觉得写好作文太难了,就越写不好作文,产生了心理上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个非正常的循环系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促使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享受互弹精竭虑后的微笑和幸福。我在作文教学中,把学生的作文分成A、B、C、D四个等级,按不同等级进行评分,并鼓励他们升级。到初三毕业,基本上消除C、D两级,在批改中,按不同要求重点批改,有时以选材为标准,有时以立意为标准,有时以语言书写为标准。凡是在该项达到一定水平的都打上相应分数,其它一概不管,同时,在写评语时,多写鼓励性的文字,如“语言清新活泼”“构思巧妙,如能把字写得工整一点,便于工作是一篇优秀习作”。等等。总之,要便于工作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下水,诱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中学生的内心,充满好奇好胜,他们对有能力的教师相当信任,教师的下水作文,怡好能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诱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时让学生命题,师生共同作文,并进行评议,教师的文章往往能得到学生的肯定,在良好的气氛中写作学生情绪高涨,往往能写出一些较好的文章,有的同学把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收集起来,贴到自已最心爱的本子中去,有的学生试着向报刊投稿,居然也有变成铅字的。
二、引进“活水”,积累素材。
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有水,先得有源,要有清水,就必须要有活水。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中学生,生活面狭小,见识不多,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更无暇在课外进行广泛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得到“活水”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饮”。更何况不是巧妇?面对现实,我们语文教师因在改可能的条件下,为学生引进“活水”,指导他们积累生活,积累素材,开拓视野。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写作更需要生活,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学校生活占了很大比例。然而,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前进,祖国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走出繁重的作业,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倾听到时代跳动的脉搏,现实性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章。我带领学生走向工厂,让他们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感到时代改革的节奏,我带领学生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让他们在汗流夹背的劳累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丰收的喜悦,我带领学生登山远眺,游览名胜,使他们领略到祖国的壮丽山河,灿烂的文明。
利用现有课文,丰富写作内容。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从写作角度来看,只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艺术特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利用现有教材,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合理地延伸现有课文。我让学生仿写,续写、扩写、缩写课文,充实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仿《藤野先生》,写《我的老师》《我的爸爸》;续写《孔乙已》《小桔灯》,扩写《卖油翁》《曹刿论战》……,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行日记训练,开拓学生的练笔空间,多角度,多层次的积累写作素材。日记是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练笔方式,许多写作有成就的人,都得益于日记,从日记中往往能找到有关材料,我从教以来,一直注意学生的日记写作,几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写日记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帮助很大,我标学生每天写300字以上的日记,绝大多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能完成任务,养成了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为了积累素材,我让学生写系列日记。如《家庭生活系列》《美丽的家乡》《校园风景线系列》等等。学生写作文时翻翻日记,往往会找到有关材料,获得灵感。
三、挖掘潜力,提高效率。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知识和能力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潜能是可以有效地发挥的。有人说,文章是逼出来的,确实有道理,我以为,除了逼以外,还应说“激”。逼是一种外驱动力,激是一种内驱动力,学生在内外两种驱力的共同作用下,就能发挥自已的写作潜能,提高写作水平。
在作文指导时,唤起学生萌动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是强烈冲动下一气呵成的。如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是“突然 到时兴的袭击”时写成的;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写了许多匕首、投枪式的杂文、诗篇。中学生缺乏社会感知能力与分析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如写说明文《橡皮和铅笔》,我们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橡皮,一组代表铅笔,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便于工作他们在激烈的辩论中培养思维能力,教师稍加指点,学生便于工作能得心应手,从容成文。写《石壁湖》我带着学生披着彩霞上大坝,远眺近观,指指点点,学生便能容写得较好一点,因为他们确实受到石壁湖的秀美,激发了强烈的写作冲动,我还组织成立了东白山文学社,对写作好的重点指导,使他们既有荣誉感又有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东白山文学社成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写作尖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在写作过程中,强调快速。改革的时代只有高节奏,高速率切入生活,才能合着时代的节拍前进,学生写作也应该讲求快速。同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寅两节课,学生也只能勉强完成,如果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学生也能写好文章,两者相比,显然,后者效率高,我规定学生必须在十分钟内完成300字短文,在半小时内完成600字作文,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达到了规定要求。由此可见,学生的写作速度有很大的弹性,加大压力,就会增加弹力度,提高作文效率。
在批改作文时,提倡“精”字。根据作文教学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力求精批精改,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确立相应的评分等级,并抓住训练点,重点批改。批改过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批得精当,改到要害,绝不能马虎了事。如近几年来,我一直接受初三班语文教学,刚接受时,许多同学没有撞完成作文的习惯错别字较多,书写糊涂,我就把每一个学生的错别字,全部找出来,让学生自已评论,集体订正,还抽课外辅导时间,辅导学生练字,要求他们工工整整地写好每一个字,严格的批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根据现有的教学环境,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素养,遵循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勤奋工作,一定能突破困境,走出误区,出成效,结硕果。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 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这一原理,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运用赏识,把它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收到了较好 的效果。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克服厌倦心理;可以激发学生自信、自尊,克服自卑、自弃心理。通 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
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种有效赏识方法。
一、评改赏识
评改作文,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我在评改中,总是用赏识的目光去评改。
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尽有所短,寸有所长”,我总是注意发现每篇作文中的“ 珍珠”和“贝壳”。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 用优美的词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当然,由于实际上的 写作差距,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有优劣之分。但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心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赏识他们的 优点,即使是文章的缺点,也要用赏识(鼓励)性原则去点拨,启发他们克服和改进。
评改赏识的办法主要有三种:①符号赏识。我用的赏识符号是画圆圈。如发现了作文中的妙词、佳句、精 段,便情不自禁地画上红色的圆圈,这些圆圈如同将一串串闪光的勋章奖给学生。学生看到这嘉奖的勋章,一 定是“心有戚戚焉”:“我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我要写出更好的作文!”②批语赏识。利用眉批和尾批 进行赏识,这是比符号赏识更有效的方法。遇到作文的妙词、佳句、精段,除了用赏识符号外,尽量多批赞语 :“描写准确生动,突出了特点!”“议论深刻,说理有独到之处!”“人物写活了!”等等。当然对于作文 中的毛病,也要适当旁批进行鼓励:“能换个更贴切的词吗?”“注意照应了吗?”“此例能证明观点吗?” 全文评改完了,我总是尽量给一个比较恰当的有启发性的赏识性的尾批,既充分肯定其优点也指出其缺点,从 不板着脸孔加以指责。③评分赏识。所谓评分赏识,就是给学生作文评分时宜宽不宜紧,要适当打鼓励分。对 好的作文要尽量打高分,对差的作文尽量不打不及格的低分。因为打低分,无异于老师在斥责学生:“你写的 是什么东西?”对于自尊心很强的中学生来说是难以承受这种心理压力的。长此以往,他们会失望、自卑,甚 至会自暴自弃,不愿练笔。因此,宽打分数,也是一种最好的鼓励。
二、讲评赏识
利用作文讲评进行赏识主要用两种方式:①提名赏识——将上次作文写得好的和进步大的,逐一提名表扬 ;②范读赏识——将优秀作文(整篇或选段)进行范读,不仅是对作者的极大鼓励,而且会使其他同学产生羡 慕和学习心理。
三、竞赛赏识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适当开展学习竞赛,通过比较而助长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好胜竞争心理,精心设计和组织多种形式的作文竞赛。对于获奖 的学生及时进行奖励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竞争意识。
四、发表赏识
发表,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赏识,对学生最具诱惑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发表呢?因此,想办法给学生 提供发表作品的机会,可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①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一个“优秀作文选刊”专栏,将每次作文中的优秀作文刊发在这个专栏中,一直坚 持,从不间断。②每学期编印一本《优秀作文选》。③及时推荐优秀作文给各种报刊发表,这是最高级的发表 赏识。近几年,我推荐发表的学生作文有80多篇。学生每次发表文章,我都在班上表示热烈祝贺,号召大家学 习,鼓励大家争取发表文章。
实践证明,赏识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四年有余,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几点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学生习作不一定要以“写实”为基调。在文艺作品中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分,虽然小学生的习作不能同成人的文学创作等同,但这种思想应当被学生了解。事情不一定真实,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把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是转移到自己身上,但包含于其中的感情一定要真实,且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一般性特点。学生的生活阅历、经验有限,可以运用于作文中的有价值的素材相对贫乏,一味讲求写实,有令学生“为无米之炊”之嫌。“写实”的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很简单,创新也需要基础,这基础就是生活,丰富多采的生活。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就没有源泉。况且,作文中事件的真实与否与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没有必要的关联,也不能把虚构事件同说谎等同起来。当然,“写实”与“写虚”之间有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把“虚”写“实”。
2、口头作文与书面写作同等重要。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口头作文带有较强的书面色彩,说话则是纯粹的口语训练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语言沟通的能力。说话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不能把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划等号。在作文教学中,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口头作文与说话训练要齐抓共举,不能因口头作文就忽略说话训练,也不能因为说话训练就淡化了口头作文。
3、“写出来就是胜利”只能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而不能视为奖励的一种依据。作文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从思想、语言、结构、修辞等角度去评判,应该是很明确的。学生有进步,哪怕是极细微的一点,教师也应当及时发现,并予以及时的表扬与充分的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要有分寸地指出其不足,以便其能够继续努力,不断进步,而不能模糊了成与败。
4、积累与运用并重。作文是语言的集束,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载体,没有思想的语言是乏味的,犹如夏日炎阳下此起彼伏的蝉噪;没有渗透情感的言辞就像是失血的肢体,没有思想内涵的作文是空洞的。语言可以借鉴和模仿,但思想是不能的。当思想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仿用别人优美的语言,那只能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对作文能力本身又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呢?
很多老师很注重学生对好词美句的积累,但相对忽略了对学生运用这些材料的能力与技巧的指导,致使学生在使用成语、名句时错误百出。学生积累的多少是作文语言优美与否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作文语言优美程度的重要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积累有限,但只要运用的能力过强过硬,同样能够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尽管语言不优美,可以流畅;词藻不华丽,可以平实;修辞不多样,可以不用;毕竟平实、流畅也是语言的一种美,更何况“语无惊人处,情也千千结”。
5、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素材,而是没有思想的火花。
学生并不缺少可以写入作文的材料,而是缺少多生活事件的理性的思考与认识,欠缺一种潜心思考生活的精神,而这是受其阅历和情感所限的。看到作文题目,学生被一个“怕”字蒙蔽,脑子里充满了惶恐,思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自信,不能积极捕捉思维的灵光,自然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对身边发生的、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感人的生活事件无动于衷。要让学生明白,感人的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要教会学生善于从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小事中体悟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谛、人性的光辉。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写入自己的文章,成就了不朽之作,而有的人写入文章,却连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都得不到,这究竟是为什么?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中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