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范例 作文范例
_范文程评价汉人夺其田地忍
tamoadmin 2024-08-19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豫亲王多铎的详细介绍2.应该如何去评价范文程这个人物3.怎样评价多尔衮这个人物4.最早降清的汉人是谁呢,妻子被清王爷夺去,但他依然忠心耿耿?5.高分悬赏! 作为汉族人我们应该为什么而自豪?我们有什么优秀的地方和自己的特色满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它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先秦时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秣阂,两宋称女真。女真曾于十二世纪建立了强大的金国。并南下击
1.关于豫亲王多铎的详细介绍
2.应该如何去评价范文程这个人物
3.怎样评价多尔衮这个人物
4.最早降清的汉人是谁呢,妻子被清王爷夺去,但他依然忠心耿耿?
5.高分悬赏! 作为汉族人我们应该为什么而自豪?我们有什么优秀的地方和自己的特色
满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它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
先秦时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秣阂,两宋称女真。
女真曾于十二世纪建立了强大的金国。并南下击败耶律氏辽国和赵宋。据有中国半壁江山。十三世纪它为更为凶猛的蒙古帝国所灭。立国120年。此后散居于东北地区的女真民族处于分散衰微状态,直至十六世纪末努尔哈赤建州女真的重新崛起。
满-女真族的发式与周边其他民族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尽留并编成一条长辫垂下。
毫无疑问,每个民族包括满族都有创造、保留或革新其发式、服式的权利。
然而问题在于满族征服了其他民族后,不但要求被征服民族纳税服役。还强令其放弃本民族的发式服式改换为满式。
人类社会在国家产生以后,为黎民百姓者就得纳税服役。这在哪一个朝代都不能免除,故亦大都为被征服者接受。但强令大幅度地改变服式发式却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十二世纪初女真族建金并南下征宋时,就曾“禁民汉服,又下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这个横暴的命令在汉族民众的强烈反对下未能持续推行,金太宗后期就不了了之。
1满清入关前东北汉民已遭剃发惨祸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重建大金(史称后金),意为恢复其先祖四、五百年前的辉煌事业。1618年,努尔哈赤以所谓“七大恨”祭天伐明。攻略明庭在东北地区的城镇,并于1619年萨尔浒一役中大败明军,基本控制了东北。与此同时严厉推行其“剃发令”。
剃发令遭到东北地区汉族人民的反抗。如镇江(今丹东)人民击杀后金派往下令剃发的官吏。毫无疑问,在后金大军的残酷下汉族民众的无组织反抗很快归于失败。
不肯剃发的人们遂大规模逃亡。后金军四处追杀逃亡者。许多人欲逃往朝鲜。在鸭绿江边未及渡江时后金追兵已至。于是“义民之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而死。”江面上到处漂浮着赴水义民的遗体,情景极为悲壮。
有些在强令下被迫剃了发的汉族民众由于思念故国,不甘丢弃祖先文化遂也伺机逃亡,长途跋涉回到明庭疆土。但没想到这些被称为“剃汉”、“鞑”的人们处境极惨。
他们往往被明军不分青红皂白地甚至蓄意地以充阵获。汉族北方民系与女真族同属蒙古利亚人种的北方亚种,从五官相貌上颇难将其区分,明显的区别只是发式。
可怜这些从颈上砍下的首级是无法向明庭诉说他们的冤情,那些明军无能在战阵上杀敌却惨杀思念故国的同胞冒功真是丧心病狂之至。这种情况促使辽境汉民只能作二者只居其一的选择,不剃发的就坚决不剃,因为“一番剃发便作鞑子。他日官军(指明军)不辨真伪而剿灭,死当为冤鬼。” 于是就更坚定了许多汉族民众针对剃发令的反抗和逃亡。
2满清入关前的欲剃又止和而后的翻脸毁诺
公元1644年4月22日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协同吴三桂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军。旋即衔尾直追,至五月初二挥兵入京。次日,多尔衮即下达剃发令。北京明庭遗民闻令大惊。
因多尔衮从山海关进军北京的途中宣称其兴兵概为中原百姓“复君父仇”,“所诛唯闯贼”。并号召“吏复其位、民复其业”。故北京民众对清军到来多持欢迎态度。
及至所见入京者并非吴三桂军和明太子,而全是从前犯京不得入的清军已不无错愕。再闻剃发令下,不禁群情汹涌。清廷第一汉人策士范文程和部份明廷降官向多尔衮请求缓行。多尔衮遂网开一面,决定为崇祯发丧三天。
丧服除后即先官后民着手剃发。有些明降官速剃其发,以取悦清廷。而民众则多持观望抗拒,并伺机逃出京城。短短几天之间已成风潮。时满清尚在入京之初,立足未稳。
李自成军虽败,但实力犹在,而且就在离北京并不遥远的潼关聚集着数十万大军。此外,就在清军入京十来天之后,南明弘光已在南京成立。这不能不使清廷有所顾忌。
南明左良玉系和后称江北四镇系共有兵力好几十万。多尔衮所率入关兵力十四万,其中只半数为满军八旗。若以南明军、大顺军还有隐藏在它后面的大西军相加,兵力不下百万。清军在人数上是绝对劣势。
在军事上尚无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又有北京河北地区汉民的反抗,更兼一些明降臣向多尔衮力陈清庭问鼎中国之初搜罗人心的重要。多尔衮审时度势,迅速改弦易辙。于五月二十四摆出一幅开明的面孔颁文说:“今闻甚拂民愿”“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明令废除剃发成命。经过一番内部整合工作后,清庭拟定了“先平西北,次定东南”的战略方针。是年十月,多尔衮命清军分南北两路西剿大顺军。次年正月,清豫王多铎率领的南路军于潼关大败大顺军,李自成弃西安南逃。
英王阿济格率领北路军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与多铎会师西安。二月,多尔衮命阿济格继续挥兵追击大顺军而命多铎移师南征弘光。五月初,李自成丧命湖北九宫山(一说诈死出家),诸将解体,纷纷与清军接洽投降事宜(未果)。
多铎率兵南下,非但未遇重大抵抗,而且沿途收降大量明军。平时飞扬跋扈的江北四镇除黄得功一经接仗就兵败身亡外,其余全瞬时瓦解并归于清军旗下,四月中旬扬州在史可法的领导下坚决抵抗,但只几天即告陷落。清军疯狂以警效尤。果然,二十天后清军不战而下南京。弘光二十几万官吏将卒屈膝投降。
一连串捷报频传,清庭踌躇满志。待占领南京后,清庭认为大局已定,遂尽毁前诺。五月底多尔衮获飞骑报捷,便立即表示要恢复剃发令。亦有汉官力请缓行。此时今非昔比,多尔衮非但不听而且严辞叱出。
六月初即重颁剃发令:
“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遵依者即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
“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
3汉族民众从欢迎到誓死抵抗
满清从入关到定鼎中原只用了一年时间,其间破大顺、平南京,纵横数千里,实可谓进展神速。
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满清在这段期间取了一个正确的政策,那就是罢剃头令并张榜安民,从而收罗了汉族民众的人心。
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晨,山海关大战即将展开。多尔衮深知此次入关作战与以前截然不同。非以烧杀掳掠为目的,而是要问鼎中原。于是他对八旗将领说:“此次出师,所以除暴救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也。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在获山海关大胜向北京进军途中又约束清军:“下令诸将士乘城,斯养人等,概不许入。百姓安堵,秋毫无犯”。多尔衮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动真格的。
有一次三名满兵捉了一只家狗杀而煮食之。狗主人告发。多尔衮下令处斩杀狗满兵。另两名满兵责鞭一百并贯耳鼻游营示众。多尔衮还再补充命令:“凡强取民间细物者,鞭八十,贯耳”。
相比从前多尔衮等随皇太极数次入关,烧杀抢略、行同野兽、无恶不作。而今仅因杀一民犬而诛一满兵,人狗同命说来也是矫情作草菅人命。但从另一角度考量,多尔衮等也确有入主中国的大志。
为此他们改弦易辙,极力自我抑制其兽性,变掳掠之旅为仁义之师。说来也真是用心良苦,为之不易。明末十几年来,中原华北人民苦于兵燹。无论是鞑子入寇还是官军剿匪抑或流贼蜂起,遭殃的都是人民。仁义王师早已鲜见。现入关清军竟如此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真令汉族百姓耳目一新。
于是,“中原人士莫不悦服”。清军这种与以往迥然相异的作法为江南人民所闻,故清豫王多铎率师南征途中,民众的自发抵抗甚少。扬州抗战系有史可法主持而至。而清庭则使用两手,归顺者“鸡犬不惊,各安生业”,以收罗汉人之心。
抵抗如扬州者则疯狂屠之,以吓破汉人之胆,这双管齐下的策略也确实取得成效。江南各地人民大都对清军的到来持恭顺欢迎的态度。清军入南京时传示“不,不剃头,照常乐业”。
南京民众各自自家门上大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清国皇帝万万岁”。六月初清军入苏州,城内外民众推举代表执黄旗线香到清军大营纳款,表示归顺。
嘉定民众对清庭委派来的接收官员“结彩于路,出城迎之”。太仓亦“民香花迎之”。即使是江阴也曾“造图册献于府”,表示归顺。五月二十八,豫王多铎到南京报恩寺拈香,南京人民“观者如堵”,为了一睹清军统领的风甚至挤死了人。
汉族民众对满清似无大恨。非但如此,甚至还报有希望。如苏州士民曾商议向清军呈文,“请减吴郡重赋”。许多地方的民众“无不引颈望,意满人将有大恩泽”。
但是,在六月中下旬剃头令重新全面严厉颁布后,形势立即大变。
汉族民众对清廷的态度从欢迎顺从期望急剧地转变为愤恨抗争。从个体以逃匿、自杀来抗拒到群体性的武装起义遍及江南。其中给清廷以沉重打击、给后世以深远影响的是“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的江阴人民反剃头令的誓死抗争。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二十四,清廷新任江阴知县方亨到任。二十八日方亨布告全县立即剃发,并限令三天内剃完。布告用词极为严峻。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常州府并派了四名满兵到江阴监督剃发。这激起了江阴人民的极大愤慨。
二十九日几十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受民众之托到县府向方亨请求免剃。方亨厉声叱斥。老人们义愤填膺。斥责他身为明朝进士来做清朝之官,实是不知羞耻!润六月初一。民众再次聚众向方亨请求。方亨仍是大骂不休。民众愤怒已极。
一位名叫许用德的青年读书人奋然振臂高呼:“头可断,发决不可剃!”这个义薄云天的口号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一场悲壮的起义遂由此展开。原南明江阴典吏陈明遇被推举为首领。
组织力极强的、因功升调另职尚未赴任暂居城外的前典吏阎应元被请入城主持防务。全城人民万众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许多殷实士绅捐出大量金银。富商程璧捐饷达四万两之巨,可以说是毁家举义。
显然他们已从扬州的前车之鉴意识到起义抗剃结果只会是杀身成仁。为宣示反剃发令的决心和激励大家齐心赴义,江阴人民“设高皇帝位于明伦堂”誓师起事,把无耻的清廷走狗方亨下狱。
那四名平时作威作福,讲满语,吃生肉,随地大小便俨然是正牌满人的满兵见势不妙,突然讲起汉话,声称自己是汉人,乞求饶恕。这更激起民众的愤恨,其下场当然可想而知。
清廷调集大军把江阴包围得铁桶一般,日夜狂攻。但在江阴人民的坚决抵抗下屡屡败绩城下遗尸而返。清军对陈明遇、阎应元的劝降也遭到坚决拒绝。江阴城小。面积和人口都只有扬州的好几分之一。但其守城的时间比扬州长十几倍。
清军源源补充。义军的人力、物力不断消耗。精疲力竭,城池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清军也遭到他们南下后的第一场硬仗。有史籍称,清军在攻城中死伤六万多人,在城破后的巷战中又死伤数千人。而江阴军民在战斗中和城破后的屠城中死义十多万多人。也就是说几乎全城捐躯。所有的***亦全部身殉。
陈明遇在城破后首先命全家大小四十三人举家自焚。再持刀指挥义军与清军殊死巷战。最后“身披重创,握刀僵立,倚壁不仆”。江阴人民的慷慨赴难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值得华夏民族子孙万代哀思崇敬。
4满清统治集团的深谋远虑和高规格企图
惨绝人寰的江阴大(清军奉命:“满城屠尽,然后封刀”)并没有吓倒华夏民族。针对反剃发令的斗争非但没有终止,而且提高到反对满清统治的层次。江南地区的起义此起彼伏。
黄道周、张煌言、杨廷麟、郑成功等许多忠肝义胆之士在各处领导着起义斗争。李自成死后大顺军分成几股。各股皆曾与清军接洽投降事宜,但终究未成事实。其关键在于清廷坚持必须剃发以降。大顺各部均认剃发无可接受。遂终止降清之议。
并且,清军在江南的血腥也激起他们的义愤。南明将领瞿式耜、何腾蛟等人的忠义壮举对他们深具感召力。于是大顺各部乃至大西余部(张献忠已于1646战死)均降属南明。这极大地壮大了抗清力量。
此外,降将李成栋、金声桓因愤清庭对其封赏太薄,遂反。并剪辫束发,以恢复华夏汉装重归明室为号召。甚至多年后所谓“三藩之乱”时,吴三桂、耿精忠也“方巾素服”、“儒巾小帽”以“敦华夏之风”、“具汉官威仪”为标榜反清。
坚持最久的是据厦、金,尔后退守台湾的郑氏。一直抵抗至1683年才剃发降。从1644年清军入关算起至此已四十个年头,几乎两代人的时间。
现代有些学者强烈批评当年满清统治集团“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压迫政策。并指出这是激起汉族人民激烈反抗,使清朝统一中国的步伐本可在两、三年之内完成,但结果却延宕了三十多年的主要原因。
这些学者讲的当然很有道理,但却忽略了满清统治集团所取的这一血腥措施虽然增加了它统一中国的难度,但却带来了它的“长治久安”。说来,这也是它在吸取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后所作出的深谋远虑的决策。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情况。人数远比华夏民族少的游牧民族往往能凭藉其悍战和机动,通过残酷的杀戮来征服农耕定居的汉民族。
然而在占领中国全部或部份后,他们都永远面临这样一个难题:怎么统治汉民族?元蒙初年曾有蒙古将领向元主窝阔台建议:“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即杀光汉人,从而把耕地都变成牧场。
不过持这样疯子般观点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因为稍有正常思维的人都明白,曾使用的残酷杀戮手段不是为杀戮而杀戮,而是用于征服汉人。征服汉人则是为了榨取汉族人民的血汗。
如果把汉人都杀光了,谁来供他们役使?谁来劳作给他们的豪华奢侈生活提供各类消费品?不杀无反抗举动的汉人而只是压榨役使他们,这就是说要统治他们。征服可以只用屠刀,统治则非但不能只用屠刀。
而且更经常、更主要的是用各种制度。而制度又往往要以文字来体现和用语言来传达。由于汉人的数目往往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的几十上百倍甚至更多,征服者不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向汉族民众下达征调的命令。又由于入塞少数民族文化上极为落后,没有文字或只有刚创制不久相当粗糙幼稚的文字,征服者难以使用它来陈述较复杂的条文。更不可能教化汉人去认识这种文字。
有鉴于此,征服者不得不学着使用汉语汉文。如果事情仅此而已那局面还不算严重。问题在于征服者中的某些人会因“工作需要”学习使用汉语汉文而发展至对汉文化的向往和倾慕。
在文化层面向华夏趋同。另一些人虽厌于读书,但定居的舒适生活使之疏懒怠倦贪图安逸,以至弓马废弛刀枪崩锈。有如过往毫无尚武精神的汉族士大夫那般。满清四百多年前的先民完颜女真就曾走过这样一条由盛及衰的路。它之前的契丹之后的蒙古也都走上这条不归路。
再往更遥远的历史回溯,一千三百年前的五胡何等强悍,最终也融化在汉文化之中。鲜卑拓跋部为五胡之中最凶悍者。它以血腥的统一了北中国。
一百年后,有位叫陈庆之的南朝人有机会到洛阳。他一看真是大开眼界。回到建康到处对人说:昔日我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地,岂知衣冠人物俱在中原,为江东所不及。
这说明经过几代人的时间,拓跋鲜卑已完全接受汉文化。满清帝国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奠基者皇太极、实际缔造者多尔衮都通晓汉语汉文。努尔哈赤熟读<三国>、<水浒>。皇太极、多尔衮对华夏史籍有更多的了解。这一方面使之施政能力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又使之深怀忧虑。
祖先的前车之鉴时时在他们脑际敲着警钟。仅以保持本民族的统治地位为目的是不够的。如果统治地位的保持要以本民族文化习俗上的彻底消亡为代价,那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一旦本民族在文化上融合于华夏,那统治地位也就只是镜中之花了。再下一步就是统治权轻易地转到纯粹汉人的手中。就象杨坚代周那样。其结果是本民族彻底消失。
满清统治者怀有更高的企图心。那就是既要保持满族对汉族的统治,又要务使不被汉族同化。换言之,决不重蹈先辈们的覆辙。
从实际上考量,确实不可能要数量数百倍于满族的汉族民众习满文满语,但却可以要汉人丢弃自己民族的衣冠发式而依从满族的衣冠发式。
民族文化的构成除了文字语言外还有衣冠发式风俗习惯等。如果说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内涵,那么衣冠发式等就是文化的外观。
满清征服者不得已从汉语汉文,但若能令使汉人皆从满族衣冠发式那也差强人意。而且很多时候外观重于内涵。外观一眼便及,内涵须进入才知。更何况大量的汉族民众都是文盲、半文盲。对于他们来说外观几乎就是一切。
再往深追索一层,还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奥秘。那就是外观的相同可以营造一重“同类项”的感觉。全国所有的人都剃发垂辫窄衣紧袖,原有的华夷之辨一说就似乎失去了依据。说华皆华,说夷皆夷。
汉族在形貌上已被满族同化。至于使用什么语言文字已不十分重要。关键在于人数极多的汉人已不再把人数极少的满人视为异类。因为起码在服式发式上已无可把汉人满人加以区分。恍然间汉人可以体认这个并非外来之物。它就是本民族的。
尤其当因剃头令的杀戮逐渐被历史的尘埃遮盖,汉族士人一批批赶往科举考场再派往四处为官时,汉人就不再把满清看成是从塞外入主中原的戎狄,丝毫不会萌发欲将其驱离的念头。这样满清就安然渡过了五胡、契丹、女真、蒙古未能逾越的深壑。
满清统治者的深谋远虑使之决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动。决不因血流成河屠刀卷刃而手软。甚至对内部的异议也坚决予肃整。文才极高曾甚受皇太极信任的满族文臣库尔缠因主张汉化终见恶于皇太极,被借故处死。
满清入关后率先降清,忠心耿耿为清廷稳定局势效力的陈名夏只因私下议论“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而被处绞并累及妻挈。满清统治的深谋远虑使其高规格的企图心得以实现。
1851年,即满清入关二百零七年之后,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太平军在<奉天讨胡檄>中说“夫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人,忘其根本也。”
然而今非昔比,相比之下,昔日的李成栋、金声桓叛清和吴三桂等的“三藩之乱”,以恢复汉明衣冠发式为号召震撼力巨大。一夕之间天下响应。但太平军所言则听者邈邈。曾国藩倒发“讨粤匪檄”。用“两湖三江”的地域观念成功地压缩了太平天国的开拓空间。
满清的铁腕,砍下了最具民族意识、最具反抗精神的汉人的头颅。
满清标榜满汉一体的衣冠发式,了“好死不如赖活”的汉人的神经,如果没有现代民主意识的兴起激荡。真不知满清还会存在多久。
辛亥革命大不同于朱元璋起义。朱元璋起义仅用“驱逐胡虏”就足以号召起千军万马。而孙中山的“驱除鞑虏”只能调动百来号人的敢死队。武昌起义的组织者、参加者及后来各省的群起响应,其间反帝制意识重于反满意识。
可叹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居然有许多人不肯剪辫子。在被迫剪去时竟如丧考妣嚎啕大哭。两百六十几年前他们的祖先为抗拒满清垂辫流血牺牲。而今他们却为保存这满清垂辫捶胸顿足。
他们已经把满清通过血腥强加给华夏民族的发式议冠当成了自己原有的东西。这货真价实的数典忘祖说明了当年满清的深谋远虑终究对汉人产生了多么大的精神奴役作用。
5、国家、祖国、民族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满清自入关到占领南京,其间无论是挥戈西征还是举兵南伐无不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许多地方甚至是兵不血刃传檄而定。为何如此锐不可当?
抗击满清的力量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大顺军。二是明军。三是民众。
大顺军在山海关惨败后,其软件(心理因素)的崩溃胜于其硬件(实际军力)的损伤。此后再与辫子军接仗,心怀恐惧一败再败。明军经过与清军二十几年的缠斗,精锐之师早已丧尽。最后一支尚能一战的吴三桂所部的关宁铁骑又已悉数降清。江南的明军根本不能与清军“野地浪战”。
当然,若守城以战还是可以重创清军。但怎奈明军将领贪生怕死斗志全无。更有甚者开关揖敌卖国求荣。故清骑长驱直下如入无人之境。民众抗战如何呢?
回溯历史可知几百年以前,无论是耶律契丹入关还是完颜女真南下,都受到华北中原人民的四处截击。而此时却大相径庭。难道民众的爱国心已高度退化?实际情况是华北中原地区经过多年农民战争的损伤、和清军多次入关烧杀抢掠以及连年天灾肆虐业已十分残破。疲极饥寒的人民确实难以组织大规模的抗战。
江南社会状况远比华北中原安定,经济也较正常。但江南人亦没有对满清的南下作坚决抵抗。是否江南人民特别软弱怯懦?顺治二年六月以后遍及江南各地的反剃头令的惨烈斗争给这个问号以彻底否定的答复。那么,应怎么解释江南人民这种行动上的剧变呢?
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民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国家。国家必则有。民族系人类中的各个群体。在某一相对确定的地域内,由于地理、气候、自然、人种等原因使某一群体形成了它自己的生存手段、生活习性、心理状态、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等。
而这一切又较明显地与其他的群体相区别。从而就形成了人类一个个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的人们由于沟通上的方便彼此会产生一种认同感。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人们希望在在更大的范围中不受限制、不受排斥地进行各种活动--迁徙、开垦、贸易、旅行、办学、传道等等。
而这一切首先只能在彼此具有认同感的人群中--同一民族中进行。于是这就促进了生命共同体--国家的形成。国家是每个小家庭的最大放大。是全民族的共同的大家庭。显然,国家由两大要素构成。一是相对确定的疆域及这疆域里的山川湖泊、耕地牧场、森林矿藏等。二是世代生息在这疆域里的人群--民族,以及它所创造的历史文化。
前者可以视为国家的硬件,后者可以视为国家的软件。而关于这个“国家”更准确的概念应该是“祖国”。国家的产生必伴随着的建立。为组织社会劳动、分配社会财富、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需要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机构。
这个机构就是。还负有抵御外力入侵的功能,既然具有如此的权力和功能它就很自然地成为国家的象征,因而人们有时会把视同为国家。当一个非但不是建立在屠民的基础上,而且很能维护人民的利益时,人民会把自己基于民族感情而产生的对祖国的爱移植到国家上。这时人民对与祖国有所混潇是可以理解的。
但当一个是通过.人民来取得和维持,或横征暴敛丝毫不恤民艰时,那么即使人民暂时不能摆脱这个的压迫,也绝不会把它视同于祖国。这时人民是不会把与祖国混潇的,华夏民族又称汉族,来源于汉初文景之治善待民众而产生的民族凝聚力。
汉武帝虽使尽民力但其中亦有不得不彻底击败匈奴的无奈。唐初贞观之治重现文景德政。民皆悦之。故又有“唐人”一称的出现。至今海外还有华人自称唐人。华人社区称唐人街。
然而若国家的执掌者役使人民如牛马,人民就会离心。孟子所言:“君视民如草介,民视君如寇仇”。更早的诗经则有民众的怒斥:“时日曷丧,吾及汝皆亡”!就是这个道理。
西晋末年,昏乱的司马氏败亡于杂胡而民众坐视则为实例。
明末毅宗虽极为勤政,但经过武宗、世宗、神宗连续几代的胡弄已国力大衰,又逢天灾连年、流民蜂起、建州入寇。而明庭则吏治腐败贪渎横行,官贵殷实却国库空虚。为农民起义和抵御女真南下,毅宗不断向民众加派三饷(剿饷、练饷、辽饷),民不堪命怨声载道,咸认明庭横征暴敛不恤民艰,故无论毅宗自缢煤山或弘光被擒芜湖民众都不以为意。
而对于满清则翘首以望,因风传满清轻徭薄赋。只要这传闻属实,汉民并不介意胡人帝于中华。在华夏民众看来。虽然金銮殿的皇帝变了,但只要自己不受干扰地照旧生活,中国仍然是中国,汉民照样是汉民。
赋税反正总是要交的。交给朱姓皇帝跟交给满人皇帝又有什么不同?如果满人皇帝轻徭薄赋岂不更好?待满清剃头令严厉重颁之时,民众如梦大醒遂怒不可遏。原来满人皇帝不仅是要自己交税服役,还要变我风俗,毁我文化。
按此胡服垂辫,华夏将成胡虏,中国将不再是中国。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热血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一夕之间竟成燎原之势。
对汉族民众行为方式上的这一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当时在江南的西方传教士颇感不解,他们疑问为什么“为保守头颅柔顺如羊之汉人,今则因保守其发而奋起如虎”?其实这不难解释。
汉族人民先“保守头颅”是不愿为保卫昏庸的明庭上阵拼杀。后“奋起如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
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满清要把汉族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踩在脚下,这就遭到了汉族人民坚决的浴血反抗,虽赴汤蹈火举家殉难也在所不顾
关于豫亲王多铎的详细介绍
第一个在满朝取得成就的汉人,他的确很不简单。
八年的等待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辙,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后人。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率八旗军占领抚顺,范文程归顺后金。但是,努尔哈赤比较藐视汉人,范文程在他手下熬了八年才得到一个章京的小官。
皇太极即位后,开始重用汉人。他当然不会放过才高八斗的范文程。他一即位,就立刻把范文程提拔到自己的眼前。
凡是军政大计都先和范文程商量后才作决定,范文程受到了皇太极的极大尊敬,每逢王公贝勒向皇太极报告军政大事时,皇太极第一句话就是“范章京知道吗?”,他不直接称范文程,而尊称为范章京。臣子的议论奏折有了不当之处时,皇太极也总是说:“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议呢?”奏事大臣回答说:“范章京已经同意了”。皇太极就不再询问,同意执行。甚至范文程生病,有一些事情还要等到他好了之后再进行裁断。
按清朝的规定,章京有时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开始时皇太极还要看一下范文程起草的诏书,后来干脆都不看了,直接就批准执行。
还对范文程说:“我相信你不会有错的”。范文程也很争气,为皇太极出了很多良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施反间计,除掉了明朝边关大将袁崇焕。
知恩图报
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去世。十四日,诸王贝勒大臣议定,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即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理国政”。这年,摄政王多尔衮之亲弟豫郡王多铎色胆包天,看到范文程的妻子长得十分漂亮,竟然要抢夺范文程之妻。多尔衮知道后,罚多铎俸银一千两,夺其十五个牛录。范文程感恩图报,立即上书摄政王,奏请立即出兵伐明,夺取天下。此书讲清了四个问题:其一,明国必亡;其二,与“流寇”争天下;其三,良机难得,稍纵即逝;其四,变方针,创“大业”,禁杀掠,收人心。
范文程的建议对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促使清军出发起了巨大的作用。即范文程启奏摄政王之后的第五日,摄政王多尔衮带领豫郡王多铎、阿济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统领满蒙汉官兵十余万出发,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顺利攻占北京。
顺治帝清初的功勋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初二,清军进占北京。此时,百业废弛,社会混乱,人心波动。范文程昼夜操劳,佐理国政。尽管当时头绪纷繁使他非常劳累。但与此同时,他始终紧紧抓住根本问题,为革除明朝弊政,与民谋利,争取人心,开国定制而艰苦奋斗。他首先致力于稳定都城局势,紧接着他又奏请为明崇祯帝发丧。崇祯帝朱由检于三月十九自缢于煤山,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发现他的尸体,用二贯钱买柳木棺置放,四月初四日安葬于昌平,多尔衮同意,并于五月初四日下谕:李自成原系故明百姓,乃敢弑主暴尸,“诚天人共愤,法不容诛者”。今令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著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此举深受故明官绅拥戴。
范文程还废除了明末横征暴敛的加派田赋之弊制。明末的辽饷、剿饷、练饷,平均每亩田增赋银二分多,全国共增田赋银一千六百余万两,比旧额增加了一半以上,地方官吏又借机勒索,闹得全国民怨沸腾,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在连年战争中,农民军将明末的官府饷册通通烧毁,只剩下万历年间的旧册。范文程入京之后,即招集各部胥吏,征求册籍。以万历旧册为依据,照此征收田赋。多尔衮听从范文程之言,于顺治元年七月十七谕告全国官吏军民,宣布废除三饷。
十月初十,顺治帝颁行的即位诏,又再次宣布:“地亩钱粮,俱照前朝会计录(即万历年间的会计录)原额,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亩征解,凡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召买等项,悉行蠲免”。清朝田赋基本上没有加派,实奠基于此,这一利民利国的制度的确立和坚持是与范文程分不开的。范文程很注意争取汉族缙绅的归顺与合作,大力起用废官闲员,征访隐逸之士,让他们为官和治政教民。
顺治二年南京攻下后,范文程上疏:请于顺治三年、四年再次举行乡试、会试。顺治皇帝同意了。于是“江以南士子毕集,得人称极盛云”。范文程辛勤操劳,对清初的开国定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八月初二,这位为大清建国定制立下卓越功勋的大学士因病去世,终年70岁。
康熙帝知悉范文程病故,亲撰祭文,遣礼部侍郎黄机谕祭,赐其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谥“文肃”。其子承谟、承勋等分任总督、尚书等要职。
应该如何去评价范文程这个人物
豫亲王多铎
多铎(1614-1649),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子,爱新觉罗氏。天命五年(1620年)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屡从出征,赐号“额尔克楚虎尔”。崇德元年(1636年)晋和硕豫亲王,摄礼部事。三年(1638年)因战败,降为多罗贝勒。六年(1641年),设伏截杀明松山溃兵,晋豫罗郡王。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三年为扬威大将军,平蒙古苏尼特部。次年晋“辅政叔德豫亲王”。后病卒。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多铎第一次正式娶妻就引来轩然大波,害得他的同母长兄阿济格失去了旗主贝勒的地位,这在后金后还是第一次。
多铎在天聪二年已经十四岁了,按满人虚岁十二,三就娶亲的年纪,已经是晚婚了。他想娶的正福晋不是孝端的妹妹,而是亲舅舅阿布泰的女儿,乌拉那拉氏,他的表姐,并且请阿济格作为兄长前去说亲,事先的确没有征得皇太极的同意,然而阿济格因此细故获罪并丧失旗主的身份实在是小题大作,归根结底在於皇太极并不希望多铎和他的舅舅亲上加亲,特别是阿布泰是皇太极最为深恶痛绝的人之一,而阿济格刚烈鲁莽的性情也不是三大贝勒和天聪汗可以控制的,正好借此打击他剥夺他的兵权。
满文老档对这件公案的记录是这样的:
(天聪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阿山之弟阿达海革职之故:额尔克楚库尔欲娶阿布泰舅之女为妻,阿济格台吉未与汗和诸贝勒商议,擅令阿达海前往为媒,说毕,阿济格阿哥又同阿达海往视其女。以有此故,定阿济格阿哥之罪,罚银一千两,进汗驮甲胄雕鞍马一匹,给予三大贝勒各雕鞍马一匹,给八台吉各鞍马一匹,革其固山贝勒,以弟墨尔根岱青为固山贝勒。革阿布泰舅游击一职,降为备御,罚银二百两。 ”
皇太极对阿布泰是极为讨厌的,在满文记录的太宗实录第十卷中提到,“天聪汗以阿布泰舅谗恶,谕令诸贝勒勿与阿布泰结亲,诸贝勒勿嫁阿布泰之子,诸贝勒勿娶阿布泰之女。”所以,皇太极坚决反对多铎与阿布泰结亲。
皇太极对阿布泰反感的缘故其来自有之,关键还是努尔哈赤死后权力斗争的后续。 阿布泰是乌拉部大贝勒满泰的第三子,大福晋阿巴亥的亲弟弟,也是阿济格三兄弟的亲舅舅。 满泰被杀后,其弟布占泰成为大贝勒,阿布泰逃到叶赫部落。天命四年叶赫为建州女真所灭,被带到后金。努尔哈赤因其姐姐是宠爱的福晋的缘故,将他作为大臣收养,不久又把女儿和硕公主嫁给阿布泰,这样他即是国舅爷,又是额驸,兼之他精明强干,获得努尔哈赤的格外宠爱,并超级提拔,几年内就从一名闲散旗人擢升为统率千军万马,佐汗治政的八旗最高将官--总兵官和第一督堂,成为天命年间叱吒风云颇具影响力的军政要人。 天命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努尔哈赤将自己所穿的镶貂皮的白皮袄赐给“阿布泰纳哈处”,(纳哈处是满语,舅舅的意思),可见努尔哈赤对他的宠爱。天命七年正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定八旗将官的仪仗,第一等的有包括阿布泰等的十六人,与努尔哈赤之子汤古岱,养子富尔汉,女婿何和礼,扬古利等总兵官同等待遇,可算是荣耀了。 天命七年三月,阿布泰已是管辖一旗的固山额真,到天命八月正月,努尔哈赤亲自提拔他为三等总兵官,五个月后即升为八旗处理军政要务的最高级别将官--第一督堂。
到皇太极继位后,首先要打击的就是多尔衮三兄弟的力量,当时他们年纪小,又没有行军作战管理旗务参政的经验,能给他们出主意的就是这个在八旗里的显赫人物,三兄弟的亲舅舅阿布泰了。所以皇太极上台后,不断找理由打击他,没多久就被降职为小小的游击。
而多铎想娶表姐并不仅为了其才貌考量,而是要获得同盟。阿济格如此积极的遣人说婚定亲,而皇太极又这样害怕讨厌阿布泰,坚决破坏这门婚事,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阻止阿布泰同阿济格三兄弟联合在一起。有了三兄弟的兵马,加上阿布泰的足智多谋,德高望众,长于作战,将是一股极大的力量,对皇太极的统治是个威胁。更何况阿布泰本来就是兄弟三人的亲舅舅,如果亲上加亲,成为多铎的岳父,加上阿布泰被连降四级屈居游击微职对皇太极怨气很深,四个人同仇敌忾风雨同舟,对三大贝勒和皇太极来说威胁太大了,犯了皇太极的大忌, 所以皇太极才不顾家训,违反一年多前的誓言,侵犯了旗主阿济格和多铎的合法权益,以聘亲细故对阿济格进行重处,剥夺了他固山贝勒的身份。联系到努尔哈赤定下的废黜旗主贝勒必备的条件--行为悖乱,扰乱国政,以及皇太极的继位誓词中保证不以微小过失而剥夺“父汗给予之人民”,就可以知道阿济格的被废黜是毫无道理的,也是不合法的,是逼死其母夺走镶白旗斗争的延续。 由此也可知道,多铎和他两个兄弟处境的危险,他们是处在“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任人宰割的境地,稍有行差踏错,就很可能遭到最严厉的处罚。
多铎还有一件娶妻纠纷,主角这才是孝端的一个庶出的妹妹,天聪七年,多铎欲娶科尔沁大妃之女,但是不是多铎心热要娶,而是牛不喝水强摁头。当时多铎嫌弃她体胖肤黑貌丑,不愿意娶,但是皇太极发话说,娶妻娶德,反正女子婚后生育也会发胖,貌丑有什么关系;这时代善认为多铎少年心性,恐因其性情不稳与大妃之女相处不好,有伤外戚之谊,因而奏请皇太极阻止,但是皇太极反而板起脸来说;“你这是什么话,不能因为外戚的缘故而不考虑幼弟的心愿”,遂令娶。
联系到多尔衮也娶了孝端的另一个堂侄女(后来皇太极又命令他娶了衍庆宫淑妃的养女),这还是一桩政治婚姻,皇太极的目的和电视里撮合小玉儿和多尔衮一样,既要通过联姻来拉拢多尔衮和多铎,同时又起到监视作用。
后来,为了进一步笼络幼弟,皇太极又在天聪七八年间给多尔衮和多铎聘娶了继福晋,她们是布木布泰三哥索诺穆的两个女儿,即皇后的侄孙女、庄妃的亲侄女。
皇太极与幼弟的骨肉亲情,又加入这许多重的婚姻关系,政治婚姻格局可见一斑。
说实在的,无论是出於笼络目的也好,还是逼死阿巴亥于心有愧也罢,或者是博得宽大友爱的名望,皇太极对於多铎还是十分优容的,除了将努尔哈赤留下的二十牛录亲军全部分给多铎,使其执掌的正白旗成为兵力最强的一旗外,对於多铎的种种出位行径还是能容则容,而他稍有功绩则格外褒奖,但是多铎却偏不领情,硬要和皇太极唱反调。皇太极厌恶的人他却偏结纳接近成为知己,皇太极喜欢的人他又疏远结怨。要娶皇太极所厌恶的阿布泰之女即为一例,虽然皇太极先前曾明令他的兄弟子侄不得于之结亲,但是皇太极这次只处罚了阿济格却并没有处罚多铎。
但是皇太极这样的格外娇宠并不能打消多铎内心的怨恨。皇太极并不太喜欢阿济格,可是多铎不顾他的反对,和阿济格十分接近。当蒙古扎鲁特部戴青归降时,阿济格要强夺戴青之子善都的妻子,皇太极加以制止,但多铎却背着皇太极和阿济格一起前去索要,并对土谢图汗额附进行威吓,后来额附将此事报告给皇太极这才没酿成祸事。
起初,皇太极认为多铎年少志骄可以宽容,只谕告属下如发现多铎悖谬之举应谏诤劝谕,力加规正,后来又不时召他来“密加训谕”,可是多铎对於皇太极的优容并不领情,不思悔改不说,反而怪皇太极多事,日子久了,兄弟两人矛盾日深。
兄弟情分的事,皇太极尚可忍耐,却不能原谅多铎在战场上表现消极唱反调。
天聪六年,大军征察哈尔蒙古,还师途经张家口时,皇太极令与明将和议,商讨互市之事,多铎急于还家,当众异议,攻击皇太极为如此微物而驻重兵是得不偿失的事,还声称即使分给他财物他也不稀罕也不会去取,使皇太极大为难堪,指责他急欲还家,无非是迷恋,不耐久战。皇太极发现多铎对他心爱的人十分厌恶,对自己嫉恨的人反而非常同情,气愤得说:“乃若虽具才能,而心怀离异,亦复何益”。
崇德二年皇太极征明,多铎率本部兵五百人与明将祖大寿所率八百兵相遇,祖大寿率兵进击,多铎竟不战而退,致使阵亡九名,失马三十匹。多铎又懒散贪玩,直接影响征战大事。《孝》剧中有一个细节:多铎说皇太极,有一次多尔衮出征他未去送行,因为要避痘而呆在家里,皇太极就责罚了他,说他“重女色轻手足”,历史上是有其事的。只不过是皇太极想打击多铎,故意找借口罢了,同时这一举动一石二鸟,想离间多铎兄弟感情。这是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九月,其兄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出征,与岳托两路征明,皇太极率诸王大臣前往演武场送行,多铎却借口避痘为由不去相送,在家中携管弦欢歌,还亲自批优人戏衣,涂脂抹粉地演戏为乐。
为了这些悖谬行为以及其他一些大小错误,崇德四年五月,皇太极召诸王大臣历数多铎之罪,降亲王为贝勒,罚银万两,夺所属牛录三分之一给其兄多尔衮和阿济格。并不准许他参与议政,也不让他插手管理六部事务。这在当时非常重的处罚。后因松锦大战,多铎有了战功,才被晋封为豫郡王。
皇太极死后,多铎对於多尔衮坚辞帝王不就非常不满,依旧行事荒诞,屡屡和多尔衮唱反调,更与原为政敌的豪格走的很近。多尔衮虽然对他极力维护,但是由於他摄政之初,权力地位并不稳固,还是不得不秉公处置。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十月,多铎因谋夺大学士范文程之妻,被罚银万两,夺去所属牛录三分之一,这又是十分严厉的处罚。但是世祖实录仅寥寥数十字也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范文臣虽是汉人,但是却是皇太极生前最为看重的文官,他事必问范章京,所以范文程在朝臣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但是多铎居然色胆包天,把主意打到范文程的妻子身上,非但有失朝廷体统,对范文程本人也是极大的羞辱,多尔衮深知其中厉害,并不能因为多铎是其胞弟就薄施惩罚,加上还要倚仗范文程的出谋划策,所以将此事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
次年三月,即他受命随摄政王出师南定中原的前一个月,多铎又因游猎于山林禁地而被议罪。
是形势的突变,给他建功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使他成为开国诸王中战功最著的一个。所谓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多铎就以这样的雄姿,驰骋在中原大地,席卷了整个江南!
多铎原有南下江南,征讨南明的使命。在配合阿济格完成攻破李自成的任务之后,便率军掉头南下,分兵三路,出虎牢关、出龙门关、出南阳府,不到半个月,就杀到了河南安徽交界处的归德;又十天,攻陷徐州、颍州、太和等处,兵锋所至,凌厉无前,很快就逼近到了长江边!
在多铎身上,具备了父兄的所有特点。
当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四月里,他挥师南下,强渡淮河,势如迅雷猛电,只用了十二天时间,就兵临扬州城下。围城七日,他数次派人招降明军统帅史可法,均遭拒绝。四月二十五日,他下令用红衣大炮攻城,摧毁了城内军民的顽强抵抗,俘获史可法,多铎再次劝降遭拒后,便斩史可法、下屠城令。
对比皇太极,可以看到,在镇压反抗的时候,多铎和皇太极一样,凶暴野蛮。
多铎挟着血洗扬州的威焰,乘势渡过长江,五月初八日占领镇江,南明的武装力量尽都投靠清朝,二十三万守卫南京的军队也很快放下武器,他没有受到任何阻挡。五月十四日,多铎的前锋抵达南京城下;五月十五日,多铎率大军开进南京城,宣告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覆灭。由于事先将招降安民告示遍挂通衢,也由于扬州屠城的威胁所至,多铎进入南京时,南明的大批官僚,冒着滂沱大雨跪在道边迎降。次日,南明的文武各官,争趋朝贺,相当于今天的名片的职名红帖堆了十数堆,每堆高达五尺。
多铎占领南京后,却又如多尔衮一样,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他亲自去拜谒了明孝陵(朱元璋墓),对被弘光帝囚禁的所谓崇祯“太子”,奉若上宾。他命南明大小官员每日照旧入内办事,一概予以留用。他下令建史可法祠,优恤其家属,以示崇敬。他下令将八名抢劫百姓的八旗兵斩首。另外还郑重出告示于各城门,说:
“剃头一事,本国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头来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这些举措,安定了民心,也颇得士心。也由于江南百姓饱受南明暴政之苦,对新统治者存有希望和幻想,使得多铎的大军从南京到杭州,一路长驱直入,节节胜利,兵锋所向,如摧枯拉朽。许多地方,可说是传檄而定,杭州的明潞王、绍兴的明淮王都投降了清朝。清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全境,多铎的胜利,可谓空前。
从多铎占领南京后的策略行动中,不是又能看到他的兄长们的某些影子吗?
七日,摄政王多尔衮以大兵日久劳苦,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及洪承畴前往替代驻守江南。十月十五日,多铎班师还京。顺治皇帝亲率诸王贝勒、文武群臣到南郊迎接,并赐金五千两、银五万两,又加封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
多铎在往征江南的时候还是没有忘记收罗美女,除了盛传一时真伪难辨的刘三秀,总之,多铎一生不乏风流韵事,活了三十六岁,却不象多尔衮,他多妻多子,共有八子。多铎出痘暴亡后,有两名福晋自请殉葬,看来他也不乏红颜知己。多情自古,爱新觉罗氏的后人们。无垠的蒙古草原上的,广袤的辽东森林中孕育的热血男儿,他们没有几千年来儒家非礼勿动,非礼勿世的传统教条的束缚,有的只是更原始的流淌在血管里澎湃在胸膛内的非常自然的感情,这种情感类似于诗经中关关雎鸠的无瑕与纯真。
多铎为执意娶表妹一事不惜得罪皇太极,还有传说中的刘三秀的故事,让人感叹这个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竟然还有温柔似水的一面,终至感动佳人.... 编个多铎秘史也应该够料,比如说他在历经红粉后在江南找到真爱之类等等。
“顺治六年三月丁丑,多铎薨。次福金请以身殉。睿王再三慰解,请益力,遂许之。”
没想到殉死还得得到批准,但从以上文字看,多尔衮并不赞成这两位次福金殉死。母亲阿巴亥的生殉留给他的惨痛回忆太深刻了,他是从心底对这种制度深恶痛绝的)
怎样评价多尔衮这个人物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 ,出身于名门仕宦家庭。是宋朝大学士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他的六世祖名叫范岳,明代初年在湖北云梦县任县丞,洪武年间获罪,于是全家就从江西的乐平县被谪往当时的边陲重镇辽东都司的沈阳卫,范氏自此成为沈阳人。范文程的曾祖名叫范锪,在明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后在朝廷做官,一直升到兵部尚书,因其为人刚直不阿,受到当权大臣严嵩的排挤,只好弃官离去。范文程祖籍江西,出生于辽东沈阳卫(今沈阳市 ),是清朝声名卓著的开国宰辅、文臣领袖。被列为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一。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攻陷抚顺,范文程“仗剑谒军门”,参加后金。清太宗时,为主要谋士之一 ,深受倚赖, 凡犯明的策略、策反汉族官员、 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对清朝的建立与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范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投奔努尔哈赤后,对清廷一片忠心,无论换了哪个皇帝,他都有自知之明,所以在他经历的整个清初的三朝四代历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他自己知道他一生所进奏章,多关系到重大的决策问题,所以在他监修太宗实录时,把他草拟的奏章一概焚烧不留,而在实录中所记下者,不足十分之一。他这样做,免得“功高震主”,突出个人。但从各种史料里,从我们能见到的记载里,也足可以看到范文程确是一代名臣。时势造英雄,有他这样的人辅佐,清朝受益匪浅。他最后多次因病上疏请求休养,顺治帝才“暂令解任”,还想病愈之后再来召用。但是范文程功成引退,离开朝廷“辟东皋为别业,稍构亭馆,植卉木,引亲故,徜徉其中;时以诗书骑射课子弟,性廉慎好施与。”就这样平安地度过晚年。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逝世,终年七十岁。玄烨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立碑以纪其功绩。几十年后,康熙亲笔书写了“元辅高风”四个字,做为祠堂横额。这是清朝统治者对他的"汉奸"最高的评价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不囿于民族偏见,重用范文程,委以重任,给以重权,君臣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终成大业。在清初取得的重大胜利,范文程不愧为英才称号。
最早降清的汉人是谁呢,妻子被清王爷夺去,但他依然忠心耿耿?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多尔衮拥立幼主,定鼎中原,大位不惑其心,大利不夺其志,君子人也!
多尔衮爱江山。
帝位易取,江山难求,二者必择其一,他选择了后者。他的生命里有太多的抉择,小则关系到他和兄弟们的荣辱与身家性命,大则关系到整个满洲族的兴衰成败。面对帝位,他仰天大笑:尔可惑我志哉?
皇太极走了,大志未竞,那时多尔衮可以称帝,但他退求其次拥立了年幼的福临,自己为辅政王。他的箭只有射向敌人,不会为了帝位射向自己的亲族,无他,他爱江山,不能使父兄的基业毁于一旦。于是降三桂、破山海、克北京,最后力排众议,迁都北京,以图进取,他完成了统一大业的第一步。入主北京后他大刀阔斧地推行仁政:礼葬崇祯、招扶明臣、解放军卒、废除弊政、整顿吏治、祭拜孔子、开科取士……他小心翼翼地试图驾驭汉族,像驯服他的烈马一样,他恩威并施地驯服了汉族。千秋功业比帝位来得更痛快、更实在,更能满足他的抱负.
有人说皇太极死时他不称帝是因为他的两白旗不足与豪格抗衡,那么入关后,八旗精锐尽在掌中,又以自己的同母兄阿济格、弟多铎为大将军东征西战,平定中原,此时称帝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借用乾隆的话,那时他是“因利乘便”、“何事不可为”?九五之尊唾手可得,谁不动心?!!他没有理由不称帝,俗人不理解,野史为了给多尔衮不称帝找原因,胡扯出了孝庄下嫁,说他爱江山更爱美人。先别说孝庄根本不美,就算她有闭月羞花之容,又怎能令多尔衮因为一个女人而放弃帝位?!他没有称帝,是因为他心怀天下,满洲整体的利益和清朝的统治与帝王这个虚名孰轻孰重,他能分清。作为统治者,这种胸襟实为罕见。他知道大清还没有坐稳江山,如果急于名位造成族内分裂、内耗,从而给李自成等人可乘之机,必然引起社会动荡、人心不定、江山不稳,那么他得了帝位又有何价值?他要“示人民有更始之庆,无亡国之惨耳”。当时清朝虽然占据北京,但南有朱由崧,西有李自成,川有张献忠,不算各地不断出现的小范围兵变,累加起来的兵力也有二,三百万,而清军倾全国之力也不超过二十万,满族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这时的清朝统治极不稳定,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江山重于帝位,唯有齐心协力方能成就千古大业。反观南明各个朱姓朝廷还在争夺正统,为了残破的打内战,李自成、张献忠之辈更不会想到联合起来抗击外族,他们的鄙俗在多尔衮浩瀚的胸怀面前无地自容,以致被清军以风卷残云之势逐个击破最终统一了天下。多尔衮没有称帝,但他是爱新觉罗家族真正君临天下的第一人!
当我们的地理课本自豪地写上中国领土960万平方公里的时候,不要忘记这片土地上有不小的一部分是清王朝开辟的疆土,更不要忘记清朝开国时的版图是不可思议的1400万平方公里!这片广袤的土地就是多尔衮为之魂牵梦绕、心力交瘁的地方,无处不流淌着他的鲜血!
“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负吞吐天地之志”,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对英雄的理解.
多尔衮爱美人
父汗努尔哈赤为他娶了第一位妻子,蒙古科尔沁一个台吉的女儿博尔济其特氏,那时他才12岁。这位长他两岁的蒙古贵族,他的大福晋,与他荣辱与共25年,在他宾天的前一年,先他而去了。此外,他一生还娶了九个女人,除了满蒙贵族,还有两个朝鲜公主。这些女人没有为他留下一点骨血,英雄一世,孑然来去,形单影孤。
无论正史野史都说他纵欲无度,荒*好色,遍选美女充其下陈,甚至连孝庄也不放过,果如是乎?这要从满族遗留的落后风俗说起,在满族社会中女人与物件无大差别,女人地位之低从清朝的后妃、公主地位不及历朝历代中可见一斑。多尔衮时代的满族,不仅存在着古老落后的承继婚、交换婚制,而且还有掠夺婚的影子,父死子妻继母,兄亡弟妻寡嫂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叔伯可以娶亡侄媳妇(豪格死后,他的福晋即被两位叔叔多尔衮与阿济格各纳了一位)。女人可以做为战利品辈份混乱地群娶过来,也可以出于某种目的辈份混乱地群嫁一家(皇太极的三个博尔济其特氏后、妃,是姑侄关系;多尔衮是豪格的叔父,但从母亲这边论,豪格却是多尔衮的表舅,因为豪格的母亲是多尔衮母亲的姑姑,换句话说,就是乌拉那拉氏姑侄同嫁一家,但却是侄女嫁父亲,姑姑嫁儿子;阿敏与他的一位岳父互为翁婿,即他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岳父……),连爱新觉罗家的格格下嫁也经常行辈不同。这种混乱的婚嫁关系在清皇族高度文明以后还是渐有渐无地存在:顺治的废后和他的孝惠后是姑侄关系、咸丰朝叶赫那拉氏(慈禧)姐妹嫁兄弟(咸丰帝与其弟奕譞)、同治的孝哲后与珣妃也是姑侄……落后的殉葬制大多也是以女人为牺牲的(努尔哈赤死,三个后妃殉,其中包括多尔衮的生母大妃(即皇后)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多尔衮死,卑女殉;多铎死,两福晋自请殉;岳托死,福晋殉;顺治帝死董妃之妹殉……),多尔衮生长在这样婚嫁**、女人地位极低的民族里,女人在他心中是什么呢?也许还不如他的宝马雄鹰。所以,在他看来问蒙古、朝鲜要几个女人与索贡品无异,那是显强国霸气,示主人威严。一个小节此处不能不提,明朝降臣吴惟华极尽所能地讨好他,大概对这位摄政王的辟好亦有所闻,于是投其所好,从一些贫困的明朝勋旧家中选出“女子之有色者,得二十人以献九王”。这二十个“有色”的汉家女子,对任何男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诱惑,但“王愀然曰:‘不可,明之勋胄,犹我与若今日也,以我与若之子女,供他人婢妾可乎?’,悉遣出,令择良家子嫁之”。吴惟华真小人也,既为二臣,犹不以为耻,不思明国何以倾颓,自视高明,复为弄臣,然江山易主,此君却如此不识时务。多尔衮识大体地退了明朝勋旧的女子,觉其于礼不通,他又怎么可能有悖天伦,娶自己的嫂子、天子的母亲孝庄?!
多尔衮爱美人,然其真好色耶?!必也取之有道也!
一个小节此处不能不提,明朝降臣吴惟华极尽所能地讨好他,大概对这位摄政王的辟好亦有所闻,于是投其所好,从一些贫困的明朝勋旧家中选出“女子之有色者,得二十人以献九王”。这二十个“有色”的汉家女子,对任何男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诱惑,但“王愀然曰:‘不可,明之勋胄,犹我与若今日也,以我与若之子女,供他人婢妾可乎?’,悉遣出,令择良家子嫁之”。吴惟华真小人也,既为二臣,犹不以为耻,不思明国何以倾颓,自视高明,复为弄臣,然江山易主,此君却如此不识时务。多尔衮识大体地退了明朝勋旧的女子,觉其于礼不通,他又怎么可能有悖天伦,娶自己的嫂子、天子的母亲孝庄?多尔衮爱美人,然其真好色耶?必也取之有道。
多尔衮爱贤才
帝王图治,必劳于求贤。多尔衮热爱汉文化,大概是他本民族没什么文化可爱,他从小熟读汉文经典,皇太极说他“于众昆弟中最为勤学”。他对汉臣也是颇为敬重,礼数有加。早在入关前,他就重用汉臣范文程和降将洪承畴,此二人也不负其所望,上书多尔衮,对满洲入关的军政大事尽舒所见,被多尔衮纳,终成霸业。入关后多尔衮更是求贤若渴,占领北京后的第二个月,即派人祭孔,此后每年二、八月都派大学士致祭,成为整个清代所遵奉的定例。顺治二年,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同年六月,他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顺治三年,首次会试、殿试,他又亲自命题。除了用科举、招抚等各种手段尽力网罗名士参政外,他还经常让汉官推举贤才,使大批汉族贤士纷纷归附。顺治二年六月,清军南下后,多尔衮让大学士们举荐江南贤才,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江南有甚好人物?” “地方广大,定有贤才。” “非泛论地方贤才” “钱谦益是江南人望。” “如今在否?” “昨‘归文册’上有,现在” 汉臣中有才能者,皆受多尔衮重用。为了维护汉官已经受伤的尊严,他严禁满洲贵族欺压污辱汉官,明令满洲贵族不得干涉国政和限制汉官职权,禁止诸王同各机构官员私交往来,这个禁令等于剥夺了诸王、贝勒干预国家事务的权力,也使多尔衮树敌不少,埋下了身后之祸。他给汉官足够多的参政机会。原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国策的重要决策机构,多尔衮执政以后,限制了这个机构的作用,他把更多的权力赋于了多由汉人担任大学士的内院。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准了大学士洪承畴、冯铨的建议,改变了内院过去对一些重大事务“不得与闻”的地位。二年三月,又进一步下令,“凡条陈政事,或外国机密,或奇物谋略,此等本章,俱赴内院转”。使内院成了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重要机构。多尔衮还让大学士“于国家事务,当不时条奏为是”。满人一直垄断着六部与都察院的全部正职,汉人只能担任副手。顺治五年,多尔衮又设立了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都御史,提高了汉官在这些重要机构中的地位和职权。
除了重用汉人,多尔衮对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也特别敬重,因为他看重汤若望的“新历”。多尔衮观看了汤测量研究日食的过程,命人记录在册。后来又因为汤在研究历法上的成就,专门为他设宴庆贺,并将修订新历法的任务交给他,面对朝中人“祖宗之法不可违”的反对,多尔衮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汤是金发碧眼就不承认事实,不能对外国人有偏见,就像进关时不对汉人存偏见一样,谁对大清国有贡献,谁就应该受到优待。他还嘲笑朝臣们不接受先进的新历如同“抱残守缺”一样可笑。审议后第二天,多尔衮就亲自将汤的新历命名为“时宪历”,予以推行。不久又向礼部下命令“钦天监印着汤若望掌管”。汤若望于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任钦天监监正的外国人。
多尔衮爱名节,位愈尊,爱愈甚。
入主紫禁城时,他完全可以废帝自立,然而他没有,他不能留下窜逆的千古骂名,他要作周公,他所做的是接顺治帝进京以就大位。他贵为摄政王,挟开国之功,但君臣大礼他从不马虎,这大概和他崇敬孔子不无关系。顺治赐他一匹马,他“跪受”,“叩首谢恩出”。后顺治传旨给他说“凡遇朝贺大典,朕受王礼,若此等小节,不必行此大礼”。对这位当时八岁的小皇帝的恩典,多尔衮很感动,却没有接受,他上奏说“上年幼冲,臣不敢违礼,俟上春秋鼎盛,凡有宠恩,自不敢辞”,意思是你越是年幼,我越不能以长违礼。后来他的身体实在不胜脆拜了(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群臣见状才上疏顺治,免了一些礼数。多尔衮尝乘轿入朝,行至朝门,满洲诸大臣皆跪,他发现后,即命轿夫抬他回家,不上朝了。事后,他对这些人说“予未有言,诸臣何故皆跪?今予乃入君之朝也,尔等即欲行礼,当于他处行之,乃行之朝门,予岂有经受之理!若予竟自前进,诸王亦如此行礼,予心何安?”他太清醒了,若与皇帝同享此大礼,岂不是大不敬?与谋逆何异?他意识到这是陷他于不义,况大清建国初始,这样久之,必出获乱。
多尔衮办事公正、公平,从不厚此薄彼。宣府巡抚李鉴劾奏赤城道朱寿鍪贪酷不法,多尔衮下令议察。朱贿嘱满臣绰书泰求阿济格说情,阿济格率师南讨途经宣府时,便派人胁迫李鉴释其罪。多尔衮闻知,立刻降阿济格为郡王,罚银五千两。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同母兄,自生母被逼生殉努尔哈赤后,他们兄弟三人相依为命,阿济格是多尔衮与多铎最亲近的长兄,戎马一生,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多年来一直支持多尔衮,但这时,多尔衮却如此不讲情面(公事公办,毫不讲任何兄弟之情)。
多尔衮对谄媚也有天生的免疫力,对别人的奉承从不买帐。清朝初入关,明朝太监留用,这些太监政治上与朝官一起参与朝政,经济上,把持原明朝皇荘钱粮,实力颇大。多尔衮逐步打击太监势力,使满清近300年宦臣无法干政。当时大太监曹化淳多次上书多尔衮,意在摇尾取悦,但多尔衮从不理睬,后来此人不知身价,以老卖老,上书说自己“积劳成疾”,应选“年富力强”者,不想这位摄政王马上准奏。多尔衮曾与降清的祖大寿谈起自己进围锦州时的凶险:“洪军门于南山向北发炮,祖军门从城头向南发炮,神器实为凶险,我兵无存身之地。”,祖大寿张煌失错言道:“果有此事,如彼时炮中王马,为之奈何!”擒贼先擒王,两军交战,谁不想击毙对方主帅,多尔衮行伍出身,怎么会不明白,他在摄政日记中嘲笑祖大寿的献媚:“彼时两仇相敌,唯恐不中,大寿言不由衷,诚为可笑”。他对奉承的警惕使汉官满臣惴惴然不知所措,揣摩不透他的心思、他的好恶。谁想毁谤他的清廉勤政也实在无证可寻。
多尔衮爱鹰犬
据说他养犬3000条,畜鹰亦余千只。他爱这些动物,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更信赖他的鹰犬。孝庄曾感叹说皇太极没有他的这般闲情,他付之一笑:“他才是养鹰高手,他支使我们就像我支使这些鹰犬一样”。一句话道出辛酸惨淡,他畜鹰养犬,却一世为人鹰犬,披坚持锐,出生入死,惮精竭虑,到头来却身败名裂,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他仅仅惟愿大清能在自己的手下永存)。 魂兮在否
他的一生太苦太累了,他倦了、厌了,向皇天后土交了他的权利,付了他的使命,昂首告别了他的江山。如果说天降大任于他,那么他无愧亦无憾。他死于顺治七年的最后一天,死在喀喇城,死在塞外的冰天雪地中。
顺治六年他还两次亲征山西降而复反的姜镶。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世,便开始关心鳌拜、索尼等人在朝野的势力,降了鳌拜的爵位,轻重不同地处分了与鳌拜、索尼相善的一些人,他不愿看到自己百年之后外姓掌权。去世前几天他还在围猎,以至晕厥坠马摔伤,草草治疗后,第二天他竟又跨马出猎,他不愿像一个懦夫一样死在病床上,他舍不得他的马,他的鹰还有他的犬,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些灵透的生命更懂得他的孤独?
他没有战死在沙场,没有安卧于荣华,却魂归他乡,以他自己的方式熄灭了勃勃生命之火。他在一个孤城里孤独地走了,也带走了他的旷世孤独。生前无知己,灵前无孝子,他才是孤家寡人。只有这样的死才配得上他,我宁愿他这样在38岁时壮烈地倒下,也不愿他像一个俗人一样慢慢老去。
他注定孤独,十三岁时,一夜之间失去了宠他的阿玛和爱他的额娘。泪眼前是父母冰冷的棺椁和兄长们冷酷的面孔。旦夕之间,从天堂跌落地狱,一切都变得陌生了,这里还是自己的家吗?这些逼死额娘的人还是自己的兄长吗?眼睁睁地看着亲娘被人用弓弦勒死却束手无策,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对一个男人来说,这又是多么大的耻辱!生在帝王家,注定斗争,注定坚强,他擦干眼泪,未满十六岁就随皇太极东征西战,他总是身先士卒,多少次死里逃生。十几年来,他深藏锋芒,人前少言寡语,军前谋勇兼备,凭军功与智慧,他小心翼翼地一步步积累自己的实力,至皇太极死,他的势力已经能和豪格抗衡。豪格是皇长子,得天独厚,而多尔衮从随军将领到三军统帅到万人之上的皇父摄政王却是用血换来的。
他的灵柩运抵京师,顺治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出迎东直门2.5公里外,大放悲声。眼泪,顺治帝、诸王、贝勒、文武百官、公主、命妇“俱于道旁、门内跪哭”的眼泪,是摄于摄政王威严的眼泪。狮虎垂危,犹有余威,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宾天,谁敢不哭?但多尔衮一定在笑,他在大笑,生前他嘲笑他人的献媚,死后又怎么会相信这空洞的哭声,虚伪的眼泪?
他的死成全了那对孤儿寡母,这母子无耻至极,多尔衮生前他们不敢也无能撼动这位皇叔,死后犹不敢妄动,先慷慨地给予最高尊号----成宗义皇帝,以示天下“不是我不仁”,不到百日即因其棺内的八补龙袍夺其爵,毁其墓,天下有此大伪乎?既以帝号尊之,帝制葬之,却以明黄龙衮置其罪,与追尊之号岂不矛盾?试问没有多尔衮哪来顺治的帝位,孝庄的尊位又从何谈起?这母子竟恩将仇报,奈何!三百年以后,当我们这个曾经让帝王将相永世不得翻身的社会承认了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承认了康熙的文治武功,甚至承认了雍正的勤劳任事,为什么对多尔衮还是这样的求全责备?仿佛他只有和孝庄一起存在才有价值,这段荒谬的野史传闻----孝庄下嫁,至今仍被大多数人信以为真,包括部分清史学家。对这位清朝的开国摄政王,人们总是毫不“吝啬”:荒*无度,把持朝政、独断专行……我们原谅了帝王的三宫六院,甚至津津乐道,为什么对多尔衮的十房妻妾却如此苛刻,斥之为荒*无度?他是实际意义上的帝王,只少一个皇帝的虚名就另当别论?同样是外族统治,人们厌恶多尔衮,怎么到康熙坐江山就变成了好人?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皇权至上使然!维护皇权的是英雄,背叛的是败类。洪承畴、吴三桂永无翻身之日自不必说,那么既然袁崇焕、史可法扶明抗清是英雄,为什么食清奉禄的林则徐、邓世昌之流,维护清帝皇位的康有为、之辈也是英雄?孰是孰非?问题在于皇权从朱家接力到爱新觉罗家族,皇权永远是正确的,皇权在哪里,正义在哪里!谁侵犯了皇权,谁就是罪人;谁敢对皇权说“不”,谁就是大不敬!远到曹操,近到林彪,说重了是千古罪人,说轻了也是十恶不赦。顺治对多尔衮削爵毁墓、康熙除鳌拜、除林彪似乎都是英明绝顶、大快人心,是耶?非耶?使多尔衮称帝、鳌拜称王,林副统帅修成正果,那么历史会给予怎样的评价?王莽窜位不成遗臭万年,赵匡胤夺了柴家天下却流芳百世,是何道理?窜夺者大逆不道,然而一旦成事则名正言顺。世人皆知的“胜者王,败者寇”的道理还是斗不过天赋皇权。多尔衮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他没有称帝,称帝则大义,反之则大逆!
乾隆的良心还在,不惜否定他的曾祖,为这位含冤的叔祖翻了案:
“其时我世祖章皇帝(顺治帝)尚在冲龄,未尝亲政也。夫睿亲王果萌异志,则方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且吴三桂之所迎、胜国旧臣之所奉,止知有摄政王耳……且不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以敛服僭用明黄龙衮,指为觊觎之证,有是情理乎?”
长白山下,松花江畔,一片白山黑水,多尔衮骑马擎苍,笑着、看着,渐行渐远……敢问智者何忧?!勇者何惧?!
高分悬赏! 作为汉族人我们应该为什么而自豪?我们有什么优秀的地方和自己的特色
此人就是范文程,他是范仲淹的后人,作为范仲淹的后人,范文程天生对于文史非常敏感,皇太极继位之后为了给国家培养有作为的读书人就设立了文馆,而范文程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见识成功进入文馆做了书房官,负责选拔有潜力的读书人,因为在文馆成绩显著所以被选拔进出征队伍,范文程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范文程确实是一枚金子,他在作战中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清军作战效力因而大大提高。范文程不仅是有作战经验,而且武力值也很高,军旅生涯的磨练使他身体强健,他不断学习杀敌的本领,皇太极终于发现了范文程的才能,这样的文武全才只有放在朝廷里才是最合适的,于是皇太极将范文程调到中央负责招降工作,当时有一个大将洪承畴,皇太极派了好多人去劝降都失败而归,正在皇太极想要放弃的时候,范文程主动请缨负责洪承畴的劝降工作。范文程与洪承畴交谈一番,给他说明了各项选择的利弊,就这样,洪承畴归顺大清,皇太极因为此事更加地信任范文程了。皇太极死后,范文程无所倚仗被上级多铎抢走了妻子,不过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多铎这样是不犯法的,范文程没有办法只好咽下这口气。后来的范文程为多尔衮做事,他的意见是多尔衮取胜的关键,不过因为皇太极的知遇之恩,范文程是应该辅佐福临的,可是多尔衮肯定是不允许自己为他人所用的,这样一来范文程内心十分纠结,最后郁郁而终。
从小就羡慕少数民族的人,有特别的服饰,特别的风俗,特别的传说,而且对少数民族还有很多特别的优惠政策。
提起中华民族,我们就会想到有着若干褒义的字眼的本该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句话: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伟大的、勤劳的、善良的、勇敢的、纯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灿烂的……民族。(虽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但是其中90%以上的人是汉族人,而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基本上就是汉族的历史与文化,要不岳飞怎么能是民族英雄,名垂青史呢。)
是的,想到这一句话,做为一个汉族人,足够骄傲的。但是,这些词好词是好词,多么虚空啊!一些本来很有实质意义的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因为重复了太多遍,而让人感觉麻木了。比如“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比如“我爱北京天安门”,比如“为人民服务”,再比如“三个代表”……这句话也如此,说的太多,就乏味了,很少有人真正去体会里面的含义了。
甚至有人质疑,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民族吗?她优秀在哪里?悠久的历史在哪里?灿烂的文化在哪里?中国近代史整个就是一部民族屈辱的被侵略史,即使现在,独立了,但是强大了吗?我知道,有人恨铁不成钢。但是钢太坚硬,不易生存,这不是汉族的特性。
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真的是大自然的法则,一个民族的生存也符合这一规律。汉族生存至今并保持着壮大,就是因为汉民族是“优”的。汉民族的“优”的表现不是以上那些听起来美好的形容词,而是经历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适应历史发展的、适应生存下去的民族特性--柔韧和包容。
没有经过调查,不过我自认为我这种说法不需要调查就是正确的:汉族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民族。虽然历史上汉族曾一度被蒙古、满族等民族统治,被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侵略,但是汉族的历史没有断,影响也没有减小。这就是一种柔韧的民族性在起作用。
柔韧不等于逆来顺受,满族统治了汉族,强迫汉人穿旗装,剃头,习满族礼,以为可以消灭汉族的文化。虽然也有长达百余年的反抗,汉族人还是可以接受异族统治,可以暂时改变自己的文化传统,但结果呢?本来他们是可以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保存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的,但是他们非要统治汉族。到如今,满族人大多数已经溶入汉族,改了汉姓,说了汉话,习了汉礼,“内心早就被长江黄河、孔子孟子占领了(燕儿语)”,满族进关的基本上失去了自我,被汉族完全同化了。
于是有人说,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如果中国人不反抗,可以想见,大和民族如果统治了中国,其结果就像满族一样,被汉族同化,最后失去自我。于是说,中国人何必反抗呢?损失那么惨重。燕儿说她“很喜欢《战争》里的一句台词,一个英国士兵不明白中国武器落后为什么还要抵抗,他们的军官说,中国人相信‘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这样的信念比得上任何的军舰。”汉族的民族性里不仅有柔,还有韧。一个民族怎么能随便被其他民族统治呢?就算满清入关,汉人也是反抗了很多年的。能反抗的时候自然要反抗,这才是一个民族生存下去所必须的。你看美国,当时美洲是有很多土著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不是像我们汉族这样“伟大”的有“柔韧”特性的民族,外国人的入侵,让他们完完全全的失去了自我。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也没有能把汉族消灭。
汉族能繁衍至今,还因为她的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汉族没有属于自己的有影响力的宗教(儒,只能算学,不能算教;道教的影响力并不很大)。佛教传至中国,我们欢迎,天主教、基督教,我们也欢迎,马克思主义,来吧,更欢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汉文化都能吸纳,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能吸纳,是一种“容”,能传播,也是一种“容”。有,才能传播,好,传播出去了别人才接受。汉文化更主要的是传播,儒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不逊于在汉族本土的影响力。还有中秋、端午等许多汉族的节日,在亚洲许多国家成为国家法定的节日,搞的比中国还隆重,甚至有的国家还为此申遗,好象真的是他们一样。如果申请其他还说得过去,申遗啊,遗产啊,要往上追溯的,无论如何追溯也都是我们汉族的遗产!不过由此可见,汉族的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溶入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文化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如果汉族人能占到世界人口的1/4,我相信受汉文化影响的人群能占到世界人口的1/2。恐怖的数字。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是光辉的,是灿烂的,但并不说明我们就不经风历雨,经受挫折。我们被统治过,被侵略过,被迫放弃过,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失去过。现如今,我们就失去了很多。我们失去的,有些被其他民族当宝一样供着,比如他们要申遗的本该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些由于离开我们太久,我们已经遗忘了,比如我们传统的汉服、我们传统的礼仪。还好,现在已经有一批有志之士,提出要复兴汉服、汉礼。本该就是我们的,我们要找回来,拾回来,抢救回来,继续传承下去。
现在来回顾这句话: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伟大的、勤劳的、善良的、勇敢的、纯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灿烂的……民族。是不是有了特别的感触?我是其中一员,我骄傲!我是汉族人,我骄傲!
点击排行
随机内容
-
初一想象作文700字 科幻 未来 科技_初一想象作文700字 科幻 未来 科技怎么写
-
国庆作文600字初中优秀作文大全_国庆作文600字初中优秀作文大全图片
-
中考获奖半命题作文_中考获奖半命题作文怎么写
-
神话故事作文300字_神话故事作文300字四年级
-
母亲节作文300字左右四年级四篇怎么写
-
不变的是作文500字_不变的是作文500字初中
-
国庆观后感作文_国庆观后感作文500字
-
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00字长城_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500字长城结尾
-
三八妇女节作文500字六年级洗脚,妈妈洗脚,结尾_三八妇女节作文500字六年级洗脚,妈妈洗脚,结尾怎么写
-
食品安全英语作文简单版_食品安全英语作文简单版带翻译